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Blog

Home»牧聲»牧聲 – 何志忠牧師 – 2015-02-01

牧聲 – 何志忠牧師 – 2015-02-01

服侍不同民族的福音事工…竟在十八世紀出現澳洲! 在現代很多無中生有的辯論之前,在當前所見很多教會以外的民族性基督教機構成立以先,在未有福音派與社會行動派的強烈爭論之前…有一些基督徒看見鄰舍需要認識主,便找人去對他們傳講基督,神於是便賜他們的鄰舍生命,也讓他們組成一個教會:華人長老會。這就是我數年前在準備一份關於教會歷史論文的時候,研究華人長老會成立因素當中,所發現的出奇簡單的故事。華人長老會的建立,有三個因素:一個有增長潛質的事工,一位合適的牧者,和對宣教的支持。

一個有增長潛質的事工:起初,華人是來淘金的,希望賺錢帶回家鄉。這個時期的福音事工很少結果。當淘金熱過後,華人開始尋求定居澳洲,於是向華人傳福音的事工便開始發展。不久,這些華人聚會的地點變得完全不夠用了,於是長老宗仝人決定買下一所專用的建築物作為發展華人事工所用。

一位合適的牧者:正當華人在淘金熱後逐漸安定下來,長老宗也安排了周容威牧師成為向華人傳福音的宣教士。在主的帶領下,他很快便見到果子。同時,他勤奮的性格,讓他在歐洲人中也受尊崇—每個人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在1905年,他被選為新南威爾斯省長老會的會正,足以證明他所受的尊敬。而這種對華人罕見態度竟出現於一個新建立的民族當中,而當時的民意是趨於限制移民入境的!

一個對宣教的支持:長老宗安排周容威牧師作為宣教士的同時,各省政府卻在組織限制新移民入境策略,更召開公眾會議商討「華人問題」—其實是意圖排斥華人的!周容威牧師在華人方面的事工,卻得到歐洲基督徒的支持,他們是同工,也是經濟上的支援者。在當時歐洲基督徒的公開言論中,看不到任何種族歧視的言詞—只有我較早前所形容的話:很多華人在這裡,他們需要聽到福音,我們需要向他們宣講。

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馬太福音9:37

blog_old_sydney2

Written by

The author didnt add any Information to his profile yet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