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張天恩傳道 – 2017-10-08
上星期的聯合退修會專注在作主門徒的主題上。兩位講員都鼓勵我們記得跟隨耶穌是切底的、冒險的和付代價的。所有參加的會眾都確實地被挑戰,再一次思想無論神現在把我們放在那裡,要怎樣跟隨耶穌。
其中一個在營會中領受到的挑戰是,認定我們作門徒的身份,而不讓世界上任何事情使我們分心。我們可享受從神而來的各種恩賜,但卻不要被這些恩賜蒙了眼,使我們忘記了恩賜的施與者及我們與祂的關係。
一位十八世紀的蘇格蘭牧者Thomas Chalmers寫到這項挑戰,他提醒不被恩賜分心的最好方法,是激發自己對那施與者的情意。他寫道:『要脫離一段舊有的感情(心靈) ,唯一的方法是用一段具有驅逐力量的新感情代替』Chalmers相信倘若我們的心能被福音的榮美、豐盛所激勵,我們便可以常常被牽引到這位施與者,而不是祂的恩賜面前。
倘若你很渴望成長為一個主的門徒,可否讓我鼓勵你思想一下,甚麼能激動你對神的恩情?神應許過祂是真正滿足的源頭。耶穌是那位賜安息 (太十一28-30) ,能真正滿足我們深層的渴求 (約四14,六35) ,像牧羊人一般愛惜我們 (約十11) ,和最終以愛來犧牲自己的性命,讓我們能享受永遠與父神同在的喜樂。我們要讓神的這些美麗影象激動、吸引我們的心。一首古舊的詩歌把這個過程概括起來:『當轉眼仰望耶穌,定睛在祂奇妙慈容,在救主榮耀大光中,世上事必然顯為虛空。』
作門徒是一個一生之久跟隨耶穌的過程。是切底的、冒險的和付代價的。但跟隨耶穌能讓我們享受遠超過世上任何事物可以給予我們的滿足。在保羅臨終前,等候處決時,他繼續囑咐提摩太要堅持在福音上的使命。保羅知道提摩太能籍福音帶給人的,是比這個世界能給予人的好得無比。『所以我為選民凡事忍耐,叫他們也可以得著那在基督耶穌裡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提後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