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Blog

Home»牧聲»牧聲 – 蔡心平牧師 – 2015-04-12

牧聲 – 蔡心平牧師 – 2015-04-12

我們於上星期探討過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這點會怎樣影響基督徒在這個迷茫的世代中自處呢?

全球的暴力事件與最近肯尼亞基督徒被殺,叫我們更剔透地明白羅馬書 8:17「(我們)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做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復活節所有活動的精髓,其實是與基督徒面對痛苦和死亡時所持的態度有關。

例如,塔斯馬尼亞和維多利亞省之間的海域偶爾非常洶湧。乘客每渡過巴斯海峽時都容易暈船浪。有一天,一位基督徒坐在甲板上,因暈船浪感到極為不適,甚至船員也察覺到,前來輕拍他慰問:「我知道這感覺很難受,但只要記住,從來沒有人因暈船而死的。」那乘客勉強地抬起頭,氣弱柔絲地說:「千萬不要這樣說,死亡是一個美好的盼望,是它帶給我動力渡過此時此刻。」

我們可能也聽過類似關於死亡的笑話。我們今天的生活,應該指引我們了解,我們在地上的生命可能會隨時結束。

非基督徒無法理解,為何基督徒對死的盼望能孕育出生命的韌力。使徒保羅曾說:「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 1:21)死亡不再是我們恐懼的敵人,反之, 它帶來快樂。因為死,我們可以回到耶穌那裡。

這份面對對死亡的信心是神賜給祂的兒女的禮物,當兒女們親近主,向祂禱告時,主就必會令信心更穩固。

過去一周復活節,我們聚焦在耶穌怎樣為了祂拯救的人,而死在十字架上。他還復活回到天上,為屬祂的人祈求,叫他們加以忍耐。每當我們有需要時,祂從不輕看我們的禱告。這份肯定叫基督徒活得更有勇氣,要於今生見證基督,並將焦點放在別人身上,放在那些需要鼓勵的人身上。

Written by

The author didnt add any Information to his profile yet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