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19-06-16
當禱告不蒙應允
對很多人而言,祈禱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而使用的絕招 ,如:「神呀,求你幫助我處理這事、那事。」「求主讓我的孩子聽話、生性。」「求耶穌改變我還未信主的配偶。」當然,向神有這樣的禱告都是自然的事,也不一定是錯的。不過,從主耶穌的身上,我們學習到禱告不是搖動神的手,不是照我們的意思去行,乃是去順服神的旨意。
耶穌在上十架前有這樣的禱告:「父阿,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路22:42上)有否想過,就連耶穌在那時候也感到遵行神的旨意,其實並不是容易的事。他在禱告向天父傾訴,讓自己的意思(不想喝那苦杯)得到成就。耶穌雖百份之百是神,但他也百份之百是人,他會擔憂自己的性命。接著,他說:「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下)耶穌這樣降服於天父的旨意來得不易,聖經隨後說:「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
希伯來書 5:7 描述耶穌在橄欖山上禱告時的掙扎及結果:「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虔誠」指他一心只求照父神的意思而行,而不要照他自己在肉身裏的意思;「蒙了應允」不是說耶穌可以免死,乃是指天父讓耶穌清楚知道十字架的死(這杯)便是父神惟一的旨意,並且會給他加添心力來完成使命。禱告,對耶穌來說是順服父神的旨意。 有些人會因為禱告了十年、廿年,神仍未應允其禱告而失望埋怨;亦有些人會越禱告變得越主觀和自我,處處從自身的好處作出發點。禱告,其實會否是學習放下自己的想望,順服神在我們生命裡面作工的途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