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Blog

Home»牧聲»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22-04-10

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22-04-10

“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我們都會經歷到失去親人的滋味。這並不是「會否」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當這事情真的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們處理失落的方式,是有益還是有害的?世界著名的精神病學家E. Kubler-Ross將哀傷的五個階段描述為: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和接受,這些是哀傷的人在哀悼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所遇到的階段。哀傷輔導專家J. W. Worden另外提供了一個框架,其中包含四個任務來度過哀傷:接受現實、處理痛苦、適應新世界和開始新生活。雖然我們不是輔導專家,但當我們的弟兄姊妹們面對哀傷和失落時,我們可如何與
他們同行呢?這談及哀傷的系列的首部分,希望能為我們,該如何與哀傷的弟兄姊妹同行,來提供一些啟迪。

首先,我們應該把我們的心給他們。對於被上主接去的人來說,雖然樂園總是一個應許之地,但留下來的遺屬,往往錯過仍然在世存活時,於失落中可獲得的重要意義。鑑於個別悲傷者的獨特性和多樣化的需要,我們盡可能帶著同情心,來與他們在如此艱難的過程中同行。羅馬書12:15下說:「與哀哭的人要同哭」。保羅寫作的背景是與愛的行動,和對他人的服侍有關。我們向哀哭的人表達的同情,傳遞出我們一起經歷的破碎,同時我們努力體現只有神才能給予的安慰。

其次,我們需要給他們空間。上面簡要提到的哀傷階段或任務,極其量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失落和哀傷經歷也是如此。我們需要避免依賴過去的經歷,和/或將自己的情緒,不健康地投射到與我們同行的人身上。哀傷的過程與全人類中的每個人,同樣都是獨特的。因此,我們應該給予我們的弟兄姊姐妹一些空間,並幫助他們在經歷人生中最動蕩的時期,建立一種自發的步伐。

你身旁有哪些人正在經歷任何形式的失落,並極之需要得到支持和安慰?你將如何與他們一起同行?

Written by

The author didnt add any Information to his profile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