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蘇仁循牧師 – 2018-05-13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大家通常以慶祝母親節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敬意。以這種慶祝的方式表達敬意,已經被人們廣泛的認可與接受。遺憾的是,母親節已被儀式化與商業化, 明顯的表現為巧克力、鮮花、珠寶、化妝品等禮品銷量的倍增。但是,慶祝母親節依舊意義深刻,因為母親為家庭的幸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今我們身處在高唱平等口號的社會環境裡,像「父親」、「母親」這樣性別明確的詞彙已經不在鼓勵被使用。相反的,一些中性的詞彙被提倡使用,比如監護人等。同樣的,在今天的社會,我們談論「配偶」已經不合時宜,現在要說「伴侶」,因為這樣可以表現出“同居”比“婚姻”更與時俱進。這也就是為什麼,「父親」、「母親」、「丈夫」和「妻子」已經被 “監護人” 和 “伴侶” 所取代。
「神乃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這樣他們就能成為丈夫與妻子,從而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創世紀1:26-28,2:18-25)。「神是為了讓我們結為夫妻,共同養育屬神的後代。「(瑪拉基書2:15)。神創造男女也為了向我們表明,父親和母親共同生兒育女,撫養他們直至長大成人才是神所喜悅的。
遺憾的是,因為疾病、死亡或是因著人的罪,導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親生父母的共同養育下成長。簡化離婚程序的支持者不斷強調,單親家庭的孩子所面對的困難已經被最小化,這一點我們並不否認,但是因此就認為單親家庭撫養孩子是一件簡單可取的事情,那就是偏面愚蠢的觀點。更愚蠢的是,有些人故意嘗試在脫離親生父母的環境中孕育和撫養孩子。最近公眾爭論的代孕問題就表明,當人們把資金引入生育和撫養孩子的環節,顯而易見的問題就隨即出現了。
養育兒女的是父母,而非社會結構。問題不是出在社會結構,而是出於父母對孩子無可替代的愛。在婚父母也有可能沒有盡全的愛自己的孩子,而因著喪夫或是被拋棄的單身媽媽也可能付出犧牲的愛來擬補所面對的虧欠。單親母親需要我們的鼓勵和支持,她們克服重重困難努力撫養子女,因為一個人撫養孩子比和配偶一起撫養要困難的多。婚姻所帶來的,遠遠不止於愛他們的父親與母親;更多的是從不同性別的家長身上獲得更全面看待世界的觀點與方法。
在這個週末,我們要對那些一直堅持撫養孩子照顧家庭的母親們表示敬意。讓我們為這些母親禱告,感謝神讓她們能夠盡到做母親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