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蘇仁循牧師 – 2018-07-01
《但以理書》清晰地向讀者傳達了一個信息,即使外部環境看似變化莫測,但上帝仍在完全掌控。神的權柄不取決於執政者的態度,所以神的子民不要逃避這個世界,而要在世界裡堅守基督的信仰。盡管在異教徒的時代,他們有得逞的可能性;但我們不應該以時間的發展或其表現的形式來推測。對於獅子坑裏的但以理和他在火爐中的同伴們而言, 神與他們同在的應許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信心,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解救。他們信心的真實體現,不是在順境中顯示出來,而是在生死掙扎中,知道神始終與他們同在。
神介入我們的生活是要實現神的旨意,而非我們的願望。同時, 我們必須要警醒,因為世界一直在挑戰我們作為上帝子民的身份。即使神的子民按照自己的良知做事,受到世界的敵對也在預料之中,只不過受到敵對的程度可能會有所不同。
第一章中,但以理沒有任何蓄意的行為, 他這樣做即不是宗教限制,也不是文化約束,而是源於他自已的意願。第二章中涉及的問題與他們的信仰毫無關系,僅僅是因為他們處在巴比倫人的環境中。在那裏,他們對上帝的信心成為一種優勢,因為神向以色列人顯示別人看不到的奧祕。在第三章至第六章中,年輕的以色列人發現他們面對的是一些存心陷害他們的敵人,而陷害他們的動機似乎是出於嫉妒和仇外心理。以色列人被攻擊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們持守神的信仰和對神的承諾。
《但以理書》要求我們認識到自己在神國裏的身份;並且曉得在現今的世界中如何持守這樣的身份。我們需要時刻提防狡詐的誘惑,因為這些誘惑會讓我們失去神國子民的獨特身份,同時也喪失為神作見證的能力。在世界的強權中,神一次又一次地呼籲他的子民,要明確他們對神的承諾。這可能會涉及到個人決定或是公開的表態。當世界接受神子民對神的敬虔,那是秘密行事的時候;當對神的敬虔受到逼迫時,秘密行事就會表現出懼怕人多於敬畏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一些猶太人屬靈上的作為令他們落入試圖毀滅他們的敵人手中; 但同樣的,這些作為也為他們提供了持守信心的力量,使他們最終堅定立場並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