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許用香 – 2021-04-25
屬靈的社交距離?
因著新冠疫情,以往鮮被提及的「社交距離」這一詞語,今天成為我們常被提醒的字眼。我們甚至可以從社交距離限制的變化得知當下疫情的最新動態。
當我們與人交流時,我們須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以便營造舒適的溝通環境,因為過近的距離會引起不適。當然,我們現在所保持的社交距離,更多是為了衛生健康的緣故。但我今天要談的不是身體之間的物質距離,而是我們心靈層面或屬靈上的距離。
人是群居活動的造物。我們在與家人,朋友,同事,同工這些種種不同的關係也相對應地保持著不同的距離。親密的關係意味著挑戰,尤其當人們被迫禁閉在家時,我們聽聞很多家庭面臨不少的挑戰,因為過去那些被隱藏而未及時處理的問題,都不斷地暴露了出來。
然而,疏離的關係也會帶來問題。尤其當我們習慣了長久保持距離之後,我們會越容易沉浸在自我當中,而不願意去向人敞開自己或聆聽他人。而這些問題所造成的「關係危機」也可能是我們當今世代最大的危機之一。
大多數的時候,耶穌都在接觸人群,在與人對話中完成父神託付的使命。但他也在某些時刻,獨自退到曠野,與人群保持著適當的距離(路5:16)。祂需要有一些自己的空間,準確地說,是祂與父神親密同在的空間。這也是我們需要效法的地方。我們與神都未必能夠敞開到完全親密無間的程度,但卻是我們要渴慕追求的,因為這也是我們能夠正確地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在過去的時間裡面,你是否處於孤立的狀態,還是與他人保持著某種聯繫?與人在屬靈上的聯結又如何?
保持社交距離,是為了生命健康。那麼屬靈的距離和界限也許更加值得我們去思考和重視,因為這將影響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與他人之間關係的「健康」程度。然而,在保持親密與距離二者中取得適當的平衡卻並非易事。在健康的關係中,我們不僅要保護自己,同時也要顧及他人的感受。向他人敞開,可能是一種冒險,但也是一種犧牲和委身。這樣的學習對我們是一個挑戰,但對我們生命的長進也更有益處。盼望我們不單建立這方面的意識,也求神給我們智慧的心,讓我們學習這個一生之久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