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5-11-01
作主的門徒
直到最近,當我準備路加福音講道系列中一連幾次講道時,我才意識到路加何等的著重「作門徒」這個課題, 並刻意在他的福音書中表達出來。 正如一位聖經註釋家所說,路加福音是關於耶穌以身教示範怎樣作真門徒,並對這一重要課題作出明確的教導。這從最近 5 至 6 次講道的經文可見一斑:
西門放棄了他的自我倚靠後跟隨耶穌; 利未(吏利馬太) 也捨棄一切跟隨祂(5:1-31); 藉著三個談話, 主耶穌說明跟隨祂的人要看祂重於生活需要、人際關係和人情物理 (9:52- 62); 呼籲作門徒須先悔改(12:54-13:9); 凡要保存他 (老我) 的生命者, 必喪失永恆的生命, 在末日時, 誰是真/假門徒將完全揭露(17章);基督進入耶路撒冷, 受到那些為私利”跟隨”衪的人擁戴,但當他們的幻想破滅時, 他們就背棄祂 (19:28-44); 兇惡園戶的比喻指出人佔據了主所委托的葡萄園,並不是為了跟隨服侍祂,而是為著自己的私慾 (20:9-18)。
我相信即使是敘事性的經文, 如最後的晚餐,耶穌在橄欖山上禱告,祂被釘十字架, 及祂復活後向門徒顯現, 都含著一般暗流, 不斷的問”我們主怎樣作真門徒?”,”我們是真門徒,跟隨祂的榜樣嗎?”。
這個「作真門徒」的課題對今日教會來說, 比以往更適切與重要。今天,在西方社會中作”基督徒”是容易不過的:無風險可言, 也可以不付代價。若對基督教有一點好感, 就很容易宣稱自己「信主耶穌」,若對教會群體有多少認識, 參與其中甚至可以是件樂事,基督教的談吐也不難上口。當人宣稱「信主」,教會就無任歡迎, 更慶賀一番,若他也願意參加一些活動或事奉, 教會就更喜出望外了。人接受基督教信仰作為一種”附加活動”, 除了加添了一點生活點滴外, 其實整體生命可能一成不變, 是可等容易發生的事! 對不少的人來說, 這是”兩全其美”,一方面可披上中產階級, 超越一般社會道德標準的基督徒形象、可獲得人的尊敬,同時私人的慾念和世俗價值觀又可以(最少隱秘地)不受干擾, 繼續走世界的路。主堅持作祂的門徒要付代價, 就好像晴天霹靂,短暫地打破我們止如死水的「平靜J, 引起一點屬靈的浪濤和反省,但它會持續多久呢? 以前死寂一般的平靜會否很怏返回, 使我們的屬靈生活又再次回復正常的冷漠與安定呢?我似乎聽到路加反復地重申這課題,呼喚我們要甦醒起來, 正視作真門徒這重大的恩召。
沒有悔改的「門徒」根本不是作真門徒。這樣的所謂「跟隨主」只會造成”蓋在沙土上的房子”(太7:24-27 ),他們沒有根基, 但富麗的外表隱瞞了這實況,甚至他們也以為自己很不錯, 但時侯將到, 一切真相都要呈現出來。願我們靠著神的恩典,真正的跟隨祂,以得著祂為至寶,相比之下, 屬世的吸引都像糞土 (腓 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