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6-07-24
作世界的鹽和光
在最近的聯邦大選期間,澳大利亞不少基督徒 (包括在CPC中)經驗了一次屬靈的覺醒,領悟到我們需要高舉聖經的真理,履行我們在世上作鹽和光的的使命- 在該次選舉中,考慮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道德問題,並向政客及社會表彰基督徒的的立場。把握著這份初露曙光的覺醒,何牧師和我趁著7 月學校假期中的講道安排容許講員自選講題, 揀選了 三個時下基督徒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以擴大會眾作鹽作光的關注範疇︰1. 社會公義; 2. 人生命的尊嚴,和3. 環境保護。我們希望這個講道系列會加強一個概念: 信仰不只是我們個人的私事, 不只關係我們的私人生活方式。反之,我們與救主的個人關係固然應該改變我們的個人品格與生活 (如登山寶訓中「論福」所述),也更要藉著我們活出鹽和光的功能, 改造社會︰在道德上和形質上維護社會,不讓之繼續腐敗;並指出社會的不公正和把這些驅逐, 如光驅散黑暗。事實上主耶穌在登山寶訓論福後, 就立刻命令信徒作鹽和光並不是巧合,而是指出一因果關係. 我們應該認真聆聽主的警告”…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 5:13)。言下之意就是說沒有基督的真正跟隨者會對人類社會的悲傷景況漠不關心,反之, 我們要對社會有一種積極的影響,以至,”祂的國 (王權與德治)降臨, 祂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主禱文)。有些信徒會不敢如此投入社會是因為對”政教分離”的概念誤解了。耶穌為祂的門徒建立的我們應如何與社會互動的典範: 祂與罪人及社會所排擠的邊緣份子相交, 指責與神的旨意和真理相違的舉動與見解,甚至在聖殿驅逐為私利而經營的宗教活動。這處世態度一直是主對信徒要入世而不屬世的要求。
我們選擇的這三個當代問題只是現今世界上基督徒應以禱告的心去關注的很多問題中幾個例子; 其他包括人口販賣和現代的「奴隸制度」,國外援助政策; 貪污政制; 難民政策;伊斯蘭極端主義興起,和的全球化中反社會利益的部份。
願CPC能忠于我們的使命, 成為世界的鹽和光,在我們的社會和這個國家中活出使命的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