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Blog

Home»牧聲»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9-06-09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9-06-09

攀登中死亡

據報導, 今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死亡人數特別高。上周11人因前往峰頂路途擁堵,處低溫及氧氣不足的情況過久而死亡。其中有一些人試圖省錢而使用經驗不足的嚮導, 以致計劃不完善和設備次等, 使他們付上了生命。另外有包括一名澳大利亞人的5人小組嘗試採用一條新的路線, 但陷入雪崩而 喪命。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願意花巨額, 冒著生命危險攀珠穆朗瑪峰?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攀過多次了, 每次都選擇走更困難路線或故意不使用氧氣等來增加挑戰性。從我這門外漢的觀點,顯然這不僅僅是為了峰頂所能看到的壯觀, 好像全世界都處於他們的腳下, 而是為了在克服困難中獲得某種滿足感。也許這就是他們的成功理念, 也是他們建立自我價值的途徑。冒險精神、恆切的忍耐力和迎接挑戰的膽識,若應用於尋求他人的福祉是令人欽佩的品質。然而, 如果它們只是為了提升一個人的自尊和自我價值的話, 那真的值得冒生命危險嗎? 也許耶穌所問的問題在這裡是適用的: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太 16:26) 對於那些已經遇難的人來說, 第二個問題是為時已晚了。如果有可能讓時間倒流, 也許他們的答案是, 他們會把這種沒有持久價值的追求換成具有永恆意義的努力。 我不知道在我們的教會有誰計劃攀登珠穆朗瑪峰, 但在較小的程度上, 我們可能都有自己的 “珠穆朗瑪峰”使我們著迷。 我們可能會被引誘爬上企業的階梯, 獲得某階層的社會地位, 達到一定的學術目標, 或者獲得一定的權力或影響力。在一些情況下, 父母用孩子作為替身來實現這些夢想。在這種追求中的委身精神、全神灌注和毅力也是令人欽佩的, 但要達到的目標值得我們的投資嗎?若否, 它們會誤導我們的生命, 把我們與神的關係貶謫到生活的邊緣, 變成只有外在的形式, 沒有真正的實質。神聖和妒邪的神是不容忍這樣的關係的。若我們自欺而認為不然, 我們就要準備自食其果。我們應讓主在太16:26 的問題不斷地喚醒我們。願我們藉著目前士師記的講道系列清楚地看到主如何在祂的憐憫中, 一次再次通過懲罰, 寬恕, 復興的循環過程呼籲祂的子民從叛逆與罪惡回轉。願我們在個人及群體的層面上都回應這愛的呼籲。

Written by

The author didnt add any Information to his profile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