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21-08-15
基督徒與奧運選手
2020年的奧運會在全球疫症的陰霾下剛剛結束。澳洲的表現出色,奪得了多個獎牌。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勝利和失敗。不論輸贏,我們非常感謝運動員在參加的每一項賽事中都盡心竭力,那是他們對國家和自己存有的特權和職責。這就是保羅在提後4章7-8節中以自己為例説明;「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這讓我想起爲澳洲贏得三十三年來首面拳擊銅牌的哈里·加塞德 , 和一萬米長跑手帕特里克·蒂尔南在倒地前踉蹌到終點線。他們沒有贏得金牌,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打了一場美好的仗,完成了比賽。這就是主對我們的要求,回應祂拯救的恩典並配得我們所蒙的召,就像我們的運動員為響應他們被召為國家代表而竭盡全力一樣。主會審判我們,不是與他人比較(不論我們是否奪金),而是否已努力成為祂呼召我們要成為的人。
這樣說,可能會讓一些基督徒產生疑問:遵行主的旨意、付出作門徒的代價、在每天生活中殷勤為基督作見證,並養成恆切讀經、祈禱和個人靈修的良好習慣,這一切都需要努力和操練。我們這樣做,是否在靠自己賺取神的喜悅和拯救?
「安息」和常住在主裏面; 完全依靠祂去改變我們並使我們成聖,這不都合乎聖經嗎?聖經以強烈的命令意識告誡我們要做某些事情;包括相信、悔改、結果子,努力進窄門(路13:24 和修版)。聖經還談及在主裏面尋求安息,並住在祂裡面。這些教導相互矛盾嗎?我不這麼認為。如果我們考慮到以下幾點,表面上的矛盾就可以解決:
1.我們的殷勤是對恩典的正確回應,而不是為賺取神喜悅的途徑。就像舊約中的以色列人在神領他們出埃及後,就頒佈律法要他們遵守一樣;不是要求他們先要謹守律法後才獲得拯救。後者是「 靠行為得救」。
2.藉恩典得救並不使我們要殷勤的必要性失效,正如雅各所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一個不渴慕跟隨基督並成長的人,就像希伯來書的作者在第六章(上主日證道)中對受書人所説的話一樣。一個沒有成長的「基督徒」應該重新檢視自己是否真正相信。
3.人的殷勤和神轉化的工並不是互相排斥的。它們應該是共存。保羅教導腓立比的基督徒「……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 2:12下-13)。
有趣的是,希伯來書的作者勸我們「竭力進入那安息」(希伯來書 4:11),耶穌邀請我們「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太 11:28-29)我們需要到耶穌那裡得安息,但即使如此,我們也有需要作我們份內的事:負祂的軛,學習祂的溫柔和謙卑。後者是我們對祂拯救之恩典的回應,這確實是需要努力和付捨己的代價,我們也不能期望耶穌去替我們完成那些事。但祂已應許賜給我們能力去作我們需要作的事,以結出真正悔改的果子(太 3:8)。讚美主。
讓我們靠著神的恩典,去打美好的仗和跑盡當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