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黃湘錦 – 2017-03-19
今年5月東亞短宣隊每兩週有一次預備聚會,這次隊員有去年原班人馬:鄭鷗牧師、張興昌長老、羅德良長老、陳勤勤姊妹、夏凌雲弟兄、我自己,新加2位新成員:羅果芬姊妹及陳穎嫦姊妹。每次聚集分幾個部分:首先大家會分享自己個人生活、工作及事奉,有困難及挑戰的部分我們會看如何能彼此承擔並以禱告紀念。接著是預備訓練課程,組員輪流分享,結束前一起禱告。
雖然訓練當地教會的法人代表及領袖是短宣主要的事奉,但短宣的服事卻不僅於此,還有哪些事務需要分工呢?有帶隊的團長、課程總監、住宿交通膳食禮品總管、財政、總務、對外秘書、代禱事工秘書、召集人。
按照這些分工,個人自行預備自己負責的部分,之後回來報告進度,每一項服事都很重要,也會彼此影響,如:負責住宿交通安排的要查好費用,轉給財政訂立預算,請對外秘書將短宣隊住宿交通的資訊通知當地教會。
在教會的服事並非只是簡單完成任務,更多是肢體之間關係的互動與協調,把事做好還不夠,也要與弟兄姐妹關係互動,因此一般的工作關係在服事中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建立深度的同工關係-同在主裡服事彼此的關係。
保羅在歌林多前書12:12-27提醒我們關於教會的教導:教會中雖然有多個肢體,但是是屬於同一個身體,彼此只有功能的分別沒有高低的分別,當肢體中有一個受苦了,其他肢體也會同受苦,相反的得榮耀也是一起的。
林前12:12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26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在實踐上,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和服事的同伴在基督身體裡這層關係?這週讓我們在服事中不單只是把事情做好,也和一起服事的夥伴有點分享吧!經文中所說的與肢體一同受苦及一同快樂也成為我們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