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September 2017

Home»2017»September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17-10-01

  • Posted On September 29, 2017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到了本月底,便是宗教改革的500週年。我們在未來的兩個主日學習馬丁路德和他的神學思想。從馬丁路德的生命中,我們可以看到怎樣的門徒標記呢?本週末教會聯合退修會的主題便是作門徒。我們也計劃使長老會成為培育基督門徒的教會。

馬丁路德在德國的維滕貝格城堡教堂貼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因而開始了宗教改革。他提倡的改革很多遺留至今,包括會眾的唱詩。

馬丁路德想在大學的群體裡就贖罪券進行學術的辯論。他把九十五條論綱貼在大學教會的門上,而它也被印刷和普遍地傳播。他沒想到因此而帶動了改革和隨之而來一連串的大事。初時,他沒有準備去面對大的回響。

他並沒有像其他一些人受迫害以致賠上性命,例如改革的先驅者、捷克的約翰胡斯,就因為信仰而被燒死。馬丁路德被教宗開除出教會,也被皇帝追捕。為了保存性命,他不得不躲在瓦特堡的城堡中。

為了堅守所相信的,他忍受了政治上和宗教上的逼害。那是非常危險和需要附上代價的。當他藏匿在瓦特堡城堡時,不甘於自憐而失落,相反地甚為積極。

在短短的十個星期內,他將新約從原來的希臘文本翻譯成了德文。儘管當時的德國有許多不同的方言,他還是能翻譯了一個使德國人都可明白的譯本。不僅在神學上,也在德國的文學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怎樣跟隨馬丁路德的樣式,是付上代價、冒險地和不屈不撓地來作門徒、跟隨耶穌嗎?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7-09-24

  • Posted On September 23, 2017
  • Categorized In 牧聲

這次聯合退修營我們可以期待什麼收獲?曾金發牧師敏銳地說,教會有五個常見的呼喊:

太多活動或項目
太少義工和領袖
領導層取向不明確
領袖們不同心
會眾得不著門徒訓練

對於他這番話,我相信在CPC的我們也有所共鳴。我們教會(至少在其中一些會眾中)的活動已經增加到使弟兄姊妹們吃不消了。這是因為它們 (包括會議、講座、查經,團契等等) 很多都只是略有果效,只達到部份的原有目的。部份原因是信徒缺乏委身。但這些頃目卻又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因而棄之可惜。為了希望達到未能成就的目標,我們就加添新的活動,因此”半桶水” (不上不下的) 項目比比皆是。這些活動都索取了我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卻又不能達至預期的理想、叫人滿意。當我們的活動/項目不能有效地造就我們,和引導我們建立敬虔的價值觀和優先序時,弟兄姊妹們對主及其教會的委身就更軟弱了,因此我們常經驗義工和領袖的缺乏。教會若缺乏異象和合一的目標,自然地,領導層的取向就難以明確,而基層信徒就無所適從。信徒們得不著作門徒的訓練,因而我們的信仰便缺乏現實感和生命力。這些因素是互相牽連緊扣的,所以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因著主的恩典,CPC仍然是一個有活力的教會,但那些潛在的症狀一直在縈繞我們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我誠懇地禱告,這退修營將是打破這惡性循環和引向教會復興的開始。

我和教牧同工深信歸回聖經所明示的根要方法-門徒訓練,是教會復興的關鍵。我們的主耶穌已使用,並示範了這方法,從一小撮( 12 名)門徒開始建立祂普世的教會。祂用了三年的時間來輔導他們,不僅將神的真理 教導他們,更以身作則示範應用在日常生活各方面中。主與他們一起同行,分享著深厚和親密的團契,打開自己的生命彼此相交。門徒們不單”跟隨祂” 四出行道,也在日常生活各方面跟隨著祂。沒有單是理論的學習,頭腦和心靈的知識也絕不分割。他們的信仰是真實的,切合實際生活和實用的。使徒們及以後的每代基督徒都照樣重複這培訓的過程,藉以去履行基督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28: 19)。世界也就因此而改變了。

我深盼地禱告,門徒訓練 — 使人作基督真正的門徒,將是CPC 每一個事工和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妺激情的核心,就如主所吩咐的一樣。

牧聲 – 王多馬牧師 – 2017-09-17

  • Posted On September 15, 2017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在這個星期,當我進城里參加一會議時,不經意地把我的手機留在家裡。我感覺不暢快,但也有一份新鮮感,因為這樣不受電話和短信滋擾。看著列車上的人,他們都是盯著他們的手機、臉上表情同樣是空白的,這现象激起了我的思維。我估計他們當中會有一些人在談戀愛、在工作、有些人有傷疼、或在看他們最喜愛的節目之最新的一集、或在表達自己的憤怒或挫敗。所有人都有同樣的表情,然而他們都沒有與其他人有任何交流。我們不能看到人的心,但智能手機現在已經成為我們心中的聲音。我們現在已經成為通過一些工具來與他人交流的社群。

我們與神交流也是用類似的方式 – 與神交通是我們在若干世紀前已一直在做的事情。當我們向神呼求時,這是我們和祂之間的個人事情。就像詩篇88:1-2節中所說,“耶和華拯救我的神啊、我晝夜在你面前呼籲。願我的禱告達到你面前。求你側耳聽我的呼求。”上帝聽我們的呼喊,祂看到我們的痛苦,祂看到我們的快樂和悲傷,祂告訴我們要向祂呼求。上帝在聖經裡面應許祂會聆聽我們,留心聽我們的訴求。我們在出埃及記的系列中看到,摩西不得不與法老面對面地談判至少十次,要求法老讓神的子民離去。我相信若可能的話,他寧願(用手機)傳法老一個短信,而不需面對當世上最有勢力的人。摩西知道上帝與他同在 – 這就是他在拯救的神聽到祂的百姓之呼求之後就不斷向法老堅持的原因。我們在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法老時,也需要堅持不懈,但也需要與他人面對面相交。我們現正面對的爭戰,不是為我們自己得公義, 而是為了主的公義,而我們不知道上帝会如何達成祂的目。上帝的作為是遠超我們所能知道的,儘管我們現在所面對的看起來好像沒有出路,但在神的旨意之深處,祂仍然保證祂會傾聽我們的呼求,並以祂眷顧的愛和恩典來拯救我們。

牧聲 – 蘇仁循牧師 – 2017-09-10

  • Posted On September 8, 2017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婚姻定義重改的郵寄全民公投正要進行中。

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積極參與的事。

長老宗基督神學院的講師,麥約翰牧師概述,為什麼基督徒應該倡導投“不改婚姻定義”這一票。

婚姻是上帝的定例,它的結構自創世以來已行之有。基督徒有責任堅持維護這定例。

改變婚姻定義來容納同性戀伴侶,只會進一步強化錯誤的觀點,那就是婚姻可以按照個人的利益和偏好來更改。這錯誤只會更加促使家庭的不穩定,傷害我們的社會。

一旦婚姻重新定義為包括同性戀伴侶,他們自然希望有孩子。這將帶給澳大利亞政府壓力,必須去合法化商業代孕。當然,同性伴侶目前已經有權利領養孩子。澳大利亞人也可出國尋找代孕服務。即便重新定義婚姻並沒有引入新的東西,但它會進一步鼓勵這些活動。

有強力的證據顯示,兒童健康發展的最佳條件是在家庭內,建基在親生父母之間所堅固,穩定的婚姻之中。雖然這理想條件並不一定實現得出來,但我們應該尋求促進這方面的社會政策,而不是進一步削弱它。

重新定義婚姻將帶給學校等機構極大的壓力,使他們順應政策聘用那些處在同性戀關係中的員工,甚至校正教學來肯定同性婚姻。

一旦婚姻被重新定義為包括同性關係,教會肯定也會受到更多社會,經濟和法律上的壓力,要去軟化或沉默教會對聖經性倫理的教導。在霍巴特,一位教牧人員在類似的情況已經面對塔斯馬尼亞反歧視委員會的法律訴訟。這種敵意不會減少,而是隨著婚姻的重新定義而變得越來越普遍。

所以,對婚姻重新定義的沉默接受將導致我們失去一切可以清晰闡述基督教信仰對婚姻和性道德信念的途徑。

但請注意,保持目前的婚姻定義不會改變我們社會對性行為的道德觀 。它也不會確保澳洲可以擁有“基督教的”婚姻觀,更不會使澳大利亞成為一個基督教國家。在關於婚姻重新定義的持續辯論中,基督徒最重要該做的,是傳講基督為萬名的救主和主宰,並且幫助大家明白上帝對性與婚姻的心意,並忠心地活出神所喜悅的生活。這是我們對婚姻辯論最有效的長期投資。與此同時,忠於主的基督徒,正是因著愛我們的鄰居,我們應該鼓勵大家投票表決“不改婚姻定義”。

牧聲 – 黃湘錦傳道 – 2017-09-03

  • Posted On September 1, 2017
  • Categorized In 牧聲

父親的心

我成長過程中,經常希望能跟父親在一起玩、或是聽他跟我說故事,但是因為他工作很忙、不常在家,所以見他機會很少,偶爾見面也不能輕鬆的撒嬌,而是像上司和下屬般,要盡我所能完美的辦到他希望我做到的事。父親變成了一個嚴厲的老闆或是強硬的法官,而我也同樣開始對人對自己要求嚴格、表現要完美。

因此剛信主的時候,我很難理解也不能體會天父的心與天父的愛是怎麼樣的。我嘗試靠自己努力達到完美,但是我發現聖經的標準很高,自己根本達不到。除了挫敗感之外,我只能跟神呼求幫助,就在每次的呼求中我慢慢的向天父敞開內心,承認我需要從父親來的愛。我渴望與天父有親密關係,純粹因為祂是我的天父,我是祂的孩子,而不是因為我有多好或做了些什麼。就這樣,因著天父的愛充滿我,我也開始恢復跟父親的關係,雖然他已經去世多年,但是每年的父親節,我都為著天父賜我一個愛護我的父親向祂感恩。

可能有人會因著地上父親的過錯或不在而拒絕天父的愛。但是感謝主,天父的愛不僅完全,並且充滿包容和忍耐。在「浪子回頭」比喻中,「天父的愛」不只是對離家的小兒子無條件的愛,也同時是「一直」跟大兒子在一起的愛。

因此,不論我們是那位曾離家遊蕩的”離家浪子”,或是看起來已做到最好,心中卻仍沒有安全感的”在家浪子”,耶穌都邀請我們來到祂面前,明白天父對我們的心意,祂對我們的愛是何等大,在我們還拒絕祂的時候,祂已經愛我們、已經為我們犧牲了祂的獨子。

願所有父親有一個快樂的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