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February 2018

Home»2018»February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8-02-25

  • Posted On February 23,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本月,我有幸能與各會眾分享了教會今年的異象和主題:“既然是蒙愛的兒女就當效法主,作祂的門徒。”這個主題是基於以弗所書5:1的,而原文動詞是命令形式,即我們被命令去效法主。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方面都切切實踐聖經各方面的教導。祂通過祂的靈內住我們當中,就好像耶穌基督當日與門徒分享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部分一樣。藉此他們逐漸吸收了祂的價值觀,態度和事情的優先次序,並較正他們的慾望和願望與主的成為一致。只有經過三年的“門徒訓練”,他們才有足夠的準備執行大使命,與他們的恩召相稱,開始改變世界。

我們個人和教會也須在成為主國度的有效成員, 和活出基督耶穌所賜豐盛新生這兩方面都與我們蒙召的恩相稱。然而,鑑於我們肉體上的軟弱,單是知道並同意我們應該服從,我們還是沒法持之以恆的。我們需要主的力量來維持我們對祂的渴慕和持久的順服。讓我們抓住祂的應許:“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並為自己和教會的復興禱告。我非常渴望得見CPC成為恆切禱告的教會。在禱告中,在祈禱和代求之前,我們首先調較我們的願望與主的吻合,就像祂教我們祈禱一樣“…..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雖然祂在我們開口之先就己知道我們的需要,但祂仍期望我們作為祂的兒女根據祂的旨意向祂祈求(這時祂的旨意也已成了我們的意願)。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會與祂一心一意,共同進退,我們便會看到我們的祈禱得到應允,使祂和我們一同喜樂。新的一年讓我們努力委身,為自己和教會的復興禱告。請盡力參加每月一次的聯合祈禱會,一起為我們教會的各項事工祈禱。我們還計劃設立不同語言的地區祈禱團契,使那些不同語言和交通不便的會友都能夠參加。我們會盡力個別邀請你,但如果我們無意忽略了你,請向牧師們查詢一個屬你地區的祈禱小組。

祂所啟示的旨意是要我們成為祂的真門徒,祂的身體 – 教會 – 要堅強、有效和聖潔。所以,讓我們全心全意地一起祈求…尋找和叩門。

牧聲 – 蔡心平牧師 – 2018-02-18

  • Posted On February 23,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現代的廣告業者對聖經或信徒人生的挑戰可能一無所知,但對人性慾望的基本原理則瞭如指掌,那是無論在信徒或非信徒心裏都同樣存在。現今電視廣告如洪水般催谷人們每天都可在各種運動賽事上作賭博投注。365天的賭博表現出一般人想「發橫財」的心理。

要抗拒這些不停地鼓勵,其實長期性的賭博遲早都會輸掉的金錢,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還需要更多些錢嗎?〞,〝其他人需要資源只為了生存或生活嗎?〞嚴格地來說,這些是作為耶穌的門徒每天面對的問題。我們面對每天試探的態度反映出在神面前所花時間的長久及有否將宣揚主名放在首位。

當為人生作抉擇時,無可避免,我們裏面的兩個本性,為要掌權而鬥爭。

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些原素,本身並不是罪,但如被濫用則可傾向而導致犯罪。「濫用」一詞,被廣泛普遍使用,原意是「極度使用」,而大多是指〝超越合法範圍的過度使用而成為罪〞。舉例來說,樂趣本為合乎律法的,但過度盡情的享樂就不是了。

抱負本是忠實的必備條件,但必須朝著合法的目標,並要適當地運用。

我們日常花時間在閱讀,打扮,交友,搜集資料及社交媒體的分享,本是有所需要及合情理的,但卻很容易變為不需要及不合情理,以至有害身心。為生活所需而思慮,是人之常情,但不小心就會變為焦慮。正如耶穌在撒種比喻中提醒我們今生的需要能使屬靈的種子窒息。為生活所需而幹活賺錢,固是理所當然,但想發財就很易淪為愛財如命 (賭博就是其中一例子,因錢財的狡詐能進入、毀壞我們的屬靈生命,為主門徒的生命)。

作主門徒是〝屬靈〞與〝罪〞的本性不斷地交戰,誰勝誰負呢?

加拉太書6:8 說要看我們栽培那樣本質。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如果培育的是屬靈生命,那就可以上場應戰,並靠神的力量來克服受我們罪性的支配。即是要勇於除掉任何跟隨基督的難阻。

屬靈的家幫助我們去面對這挑戰。教會弟兄姊妹的愛心關懷,使我們願意得從神而來靈糧的喂養。

每當讀經、默想神的話語時,神會深入鑒察我們,並藉聖靈顯示我們心底裏,與衪旨意相違的意念及意向。

牧聲 – 張天恩傳道 – 2018-02-11

  • Posted On February 9,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這個星期三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別弄錯,我不是指情人節!我指的是聖灰星期三或大齋首日。按照教會年曆,大齋首日是復活節前大齋期的第一天。正如降臨節是等待耶穌降生的節期,大齋期是準備基督死亡的節期。這段期間讓信徒專注於悔改,反省自己的罪,及是如何需要耶穌。

悔改其實是我們對主耶穌信仰的日常表達,我們每天都應該放棄追逐世上的事情而轉向尋求神的國。悔改其實是相信主耶穌的日常表現。但有些節期特別幫助我們體會到對耶穌的需要,並對自己的惡慾更特別敏感。

大齋期是讓信徒專注個人與神關係的日子,它特別是個機會,讓我們反思我們的舊我是否已死,並活在信與愛的新生命中。傳統上,信徒在內心反思時,亦同時有外在的克己表現。他們會在這期間選擇放棄,或「戒掉」某些事物(如巧克力、咖啡、電影等)。這些外在的克己表現是反映出內心的狀況,我們正在否定自我的惡慾。

歷史上大齋期是其他教會的傳統。若我們盲目地跟隨而沒有思考原因,那就是不智的。

我們慣性去逃避省察自己的罪,但大齋期卻挑戰我們檢自己的罪及如何需要耶穌的節期。然而,大齋期是一項讓我們將悔改成為關注重點的活動。我們的慣性是去逃避思考自己的罪,但大齋期是個有助於挑戰我們專注自己的罪及需要耶穌的節期。

當我們念及這節期的降臨,你也許會考慮守這齋期。若是這樣,你可循這兩大途徑去做。第一是特地想想神是如何在這刻叫你悔改及相信祂 。 也許這時和其他人分享,這有助於鼓勵他們及彼此問責。第二是考慮放棄一些東西。當思想到耶穌是我們最根本的力量和供應時,在這期間的禁戒是為了反映享受到基督裏的豐盛。

無論你守這大齋期與否,我想為大家禱告,讓我們每天從罪中悔改去尋求神的國,及繼續相信主耶穌。

牧聲 – 蘇仁循牧師 – 2018-02-04

  • Posted On February 3,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我們教會2018年的主題是效法神(以弗所書:5:1)、做耶穌的門徒(馬太福音:19-20)。“門徒”這個詞簡單的來說就是跟隨者,跟隨主人、老師或者領導。效法也意味著模仿;就是老師做什麼門徒就做什麼。

對於基督徒而言,耶穌是我們最佳的榜樣。他不僅通過話語教導人,還與門徒們同住了三年之久。門徒看見他吃喝、行神蹟;揣摩了他怎樣生活、看見他受苦,受死,復活;看見他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互動。耶穌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與門徒們溝通的;而門徒們也用這樣的方式向世界傳遞耶穌的生平與價值觀。從福音書中記載的耶穌生平中,我們不難看出,了解一個人的生平,至少和從那人身上學習經驗教訓同等的重要。講道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看見講道者的實際生活,可能會更有說服力。

我們該如何效法神,以耶穌為榜樣追隨他呢?於我而言,無疑就是在我們所處的教會中去學習。實際的體現是在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孩子、主人與僕人之間的關係中。換言之,基督徒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在社會生活,或者是在教會生活中,都應該活出門徒的樣式,把自己交託給耶穌。

希伯來書的作者勸誡讀者“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效法他們的信心。”(希伯來書13:7)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中也鼓勵眾聖徒效法辛苦勞作、晝夜做工的領導。(帖撒羅尼迦後書3:7-8)

我們身處的社會告訴我們,沒有誰有立場去判斷什麼是正確或是錯誤的。而且我們也不太願意把任何人當做是一個好的榜樣。“我是誰來判斷誰?”已經成為我們所身處時代的口頭禪。由於新聞媒引以為豪,毫無保留的報導世界名人的醜聞,我們對世界裡的領導人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比起關註名人或是身居要職的人的善言善行,我們更傾向於關注他們所做的負面事件。

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必定會影響著他人,這點我們是知道的。教會領袖們的生活方式也告誡其他人該如何生活。對新一代的人來說,擁有一個好的生活榜樣,就是有效的幫別人了解該如何生活的一個重要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麼偉人的傳記,讀起來那麼激勵和鼓舞人心。

我要鼓勵你們在教會裡尋找屬靈的榜樣,也對教會的領袖們有所期待;期望他們活出值得我們效法的屬靈模式。耶穌就是我們的最佳榜樣。縱然我們的效忠應是獨獨為他,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有理由期待那些受委託在教會裡帶領我們的人,讓他們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做信徒的榜樣。 (提摩太前書4:12)願我們也都努力,先讓自己成為耶穌的門徒,多過於要求別人成為主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