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March 2018

Home»2018»March

牧聲 – 蘇仁循牧師 – 2018-04-01

  • Posted On March 31,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在有關愚人節起源的眾多理論中,有一個是這樣說的:以前,人們是按照朱利安日歷,在每年三月春分左右慶祝新年。直到公歷取代了朱利安日歷,人們才把每年的1月1日視為新年的開始。而那些不知道這一變化,或者拒絕接收改變,仍然照往常的日期慶祝新年的人,就被譏笑為“愚人”。

世界上還有一件事,似乎也是愚人節的玩笑,那就是耶穌的受死與復活。耶穌承受了被出賣、受審、判死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等一系列世人無法想象的事情。在許多人看來,像他這樣無辜的人,因為人們的意誌而被釘十字架,是件多麽愚拙的事!許多人認為,耶穌可以為自己做出辯護,卻保持沈默,是件多麽愚拙的作為;許多人也認為,相信耶穌所行的神跡奇事、相信他不使自己免於被釘十字架,相信他為我們,甚至為了那些恨他的人,所犯下的罪而死,這都是愚拙的。然而,雖然相信這些事情看起來似是愚拙,但是不相信這些的人其實是更加愚拙。因為這些事情都是真實的!

耶穌任由愚人節的笑話發生在他身上,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即使耶穌的受難看起來像是他敵人搞出的嚴重惡作劇,但是他還是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上帝讓耶穌從死裏復活了,然後讓他坐上最尊貴、永恒的寶座。耶穌這個在世人眼裏的愚人,最終以智取勝了世界上所有的所謂“聰明人”,以至於愚人節的笑話,轉向那些不願意跟隨耶穌的人身上。他們的愚拙,是居於完全不在意榮耀的上帝所賦予的美好禮物——憐憫與拯救。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猶太人是要神跡,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歌林多前書1:18,22-25)

也許今天你會被愚人節的笑話玩弄,但是上帝的愛卻不愚弄人。因為上帝實實在在地愛著我們這些愚拙人,祂要拯救我們脫離愚拙所帶來的永恒的毀滅。我們要確保自己明白耶穌復活的真理,千萬不要錯過悔改並與上帝建立關系的美好機會。否則在愚人節這天,我們就會成了真正的愚拙人。

牧聲 – 張天恩傳道 – 2018-03-25

  • Posted On March 23,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每一個星期,我們的主日崇拜都會以「宣召」開始,結束時也會有「祝福」。你有否想過為甚麼如此?我想在這裡簡單分享一下為何我們每個星期都這樣作,但最重要的是,希望鼓勵你能夠看見這些環節的重要性。

要明白這些環節的重要性,首先我們要記得一個主日崇拜裡有甚麼事情發生。一個崇拜,是神要集合祂的子民來,相聚和敬拜祂。這是一個用地上能看得見的情景,來反映那看不見的天上的實況 (弗2:6,來12:22-23) 。現在我們提到的這兩個於崇拜首尾的環節,就是反映著神召喚祂的子民到祂跟前,然後為著差派他們到世上為祂而活,施與祝福。

「宣召」的角色,是神邀請祂的子民前來,並且敬拜祂。祂叫他們從世上讓他們分心的事情轉回,把他們的心專注在與祂相遇上。正因為崇拜只能在神的神聖主導下才能發生,『我們沒有邀請祂臨在,而是祂邀請我們』(Bryan Chappell) 。所以「宣召」不是我們被邀請到一堂講述信仰的課堂,又或者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我們被邀請進到這位活神的臨在中。這不只是一個叫我們進入神的臨在的邀請,而更是一個叫我們回應的呼召。神的子民被邀請向神作適當的回應—唱詩、祈禱、聽道,所有都是神的子民被邀請去回應的適當途徑。

「祝福」為一個崇拜提供一個合適的結束。當神的子民被差派出去,「祝福」就是提醒人在他們相聚一起時,所體現到的最大的應許。這是一個把神對會眾說話的精粹綜合起來的時刻,提醒他們基督榮耀的豐盛,會在未來一週裝備他們。這是遠遠超過一段空泛的說話,而是神對祂子民要出去,在世上施與愛和服侍週圍的人時,委身應許祂的同在一個有力的表達。

我盼望你會在這星期,對這些環節和它們在崇拜中的角色,有著嶄新的欣賞。

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18-03-18

  • Posted On March 16,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有人看完我1月28日的牧聲分享後,與我談起禱告來,表示很希望學習禱告。

其實,上帝一直都在祂的兒女心裡面工作,吸引人來與祂相交。兩千年前耶穌的門徒也有同樣的渴望,所以懇求耶穌教他們禱告(路11:1)。

門徒向耶穌發出的請求,大概是因為看到耶穌活潑的禱告生活。眾所周知的是耶穌對聖經(當時只有舊約的部份)非常熟稔,但不講不知的是耶穌甚至很多時以聖經來禱告。祂在十架上短短的幾句話中,就引用了詩篇22:1和31:5來向天父禱告。

或許你真的想學習要用聖經來禱告,但是從何入手呢?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的聖經靈修學教授,Donald Whitney舉了以下一個例子供我們參考。

一名婦人定意每天都為孩子們禱告;第一天,她以詩篇23篇來禱告,默想當中的經文促使她求神成為她孩子的牧者。第二天,她看到哥林多前書13章時,就求神讓她的孩子體驗神的愛,並在他們心中孕育出那份偉大的愛。第三天,她看詩篇1篇時,便為孩子禱告,使他們晝夜思想神的話。再之後的一天,她以加拉太書5章來禱告,讓孩子們能結出聖靈的果子,榮神益人。

在這婦人的心裡,她禱告的動機從來沒有變,仍然是為著祝福她的孩子來禱告。但是她的禱告不再是了無新意、重重複複,卻因著聖經內容的豐富,她的禱告變得多姿多彩。
你試過用聖經來禱告嗎?鼓勵你於未來一週嘗試以一段,或一章你喜愛的聖經,來帶領你這一週的禱告。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18-03-11

  • Posted On March 9,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三個星期前的主日,有一部分粵語的領袖參加了麥伯全牧師的80大壽,到賀的共有400多人。大約十年前,麥牧師曾在粵語堂兼職事奉了數年。

那一晚我們很享受。沒有負責什麼崗位,只是與朋友聚舊,並一起慶賀。我們甚至開玩笑說,要再找同類的慶典,因為實在是太高興和輕鬆愉快了。

我們沒有說出來,但每個人到賀最大的原因就是麥牧師是耶穌真正的門徒,他是我們的好榜樣。

他很關心他的家庭。他的孫兒未夠兩歲就失去了爸爸,從此麥牧師就成為了孫兒的父親模範,雖然他自己還要忍受著喪子之痛。

他深愛他的妻子。在麥師母患上老年失憶症的歲月裏,他陪伴在側,細心地照顧她。

他喜愛神的話。壽宴的晚上,我們玩了一個遊戲,使我想起麥牧師心愛的聖經書卷。這是不難察覺到的。

麥牧師柔和謙卑。他對我在屬靈領導上的意見,也是與這些屬靈的素質相乎。這跟屬世的強大、驕傲,截然不同。

在今年,當我們追求成為耶穌門徒的時候,讓我們互相觀摩、學習、和鼓勵。這是一點都不容易的,但在神裏面卻是凡事都能。在我們當中確有好的榜樣。

牧聲 – 劉笑蓮 – 2018-03-04

  • Posted On March 3,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你可曾想過我們教會為何會有兒童主日學和童訊呢?為何我們會如此關切教會的孩子呢?其實我們可以乾脆把他們安置在一個房間,直到他們十三歲,就讓他們參與教會這大家庭。馬太福音十九章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對於孩子,我們有著美好的機會。正因為不知道他們的將來會是如何,就當藉此機會,把孩子們未曾聽過最寶貴的消息告訴他們。日後他們可能會繼續留在教會參與事奉;又或是進到社會成為水喉匠、醫生或宣教士。再不然就是被世界弄昏而離開教會。

現在就是我們把真理的福音告訴孩子們的機會。好使他們能立時行道。在往後的日子遇到艱難時,希望他們能回想起這福音來。

孩子們被世界的資訊如電視、廣告和互聯網環繞著, 甚至是學校及他們的朋友,但有多少是關於主耶穌的呢? 我們當抓緊機會為此作出平衡;要知道這並不只是主日學,家長,童訊或聖經老師等的責任—而是整個教會的肢體。

我們有沒有想過主日學是什麼時候開始?主日學是從主日敬拜開始。我們需要作孩子們的模範,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一同敬拜;讓他們看見教會一家能同心唱歌和禱告。

跟著童訊的焦點就落在孩子們。童訊通常都是依照當日講道的題目,讓家庭能聽到和明白訊息是如何對孩子們說神的話,然後再去聽同一主題而經深入講解的證道。

申命記十一章十九節提到神的命令:「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甚至在駕車回家的時候。

讓我們不要視主日學為主日崇拜的託兒服務,而是孩子們在基督信仰的成長和發展中作下一代管教工作的文化。

我們主日學的教師並沒有神學訓練,但我們能看到小小的心靈被改造而去認識和愛主耶穌。我們的孩子是寶貴的,是教會的下一代,重要的是,他們都必須認識主耶穌。否則, 不單我們會失去孩子們,我們華人長老會也同樣的會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