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November 2018

Home»2018»November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8-11-25

  • Posted On November 23,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莫將神 “一般的施恩的渠道” 視作等閒

神不單藉主耶穌的代贖開啟了因信稱義之門,祂更不斷地在信徒生命中作恩典的工作。祂可用無限不同的方法,有無限的自由去達成這目的,但當中有一些是祂已命定的途俓,我們稱之為 神 “一般的施恩渠道”,使我們藉以能承受主的恩典,並在靈性程上得長進。這些渠道包括學習及聆聽祂的話語,禱告,團契生活,群體崇拜及聖禮等。我們若能珍惜及真誠地使用,這些渠道能有效地使我們的信心堅強及成長。

我剛從東亞短宣回來,又再次因本地 (或一般第一世界國家) 的信徒與東亞 (或一般第三世界國家) 農村中之信徒在態度上的強烈對比而感驚訝。雖然本地信徒有豐富的屬靈資源 (優質書,網上資訊,講座,培訓課程,研討會,聆聽世界知名講員的教導等) ,卻無多人問津。我們有充份自由參加教會崇拜及團契,但這些都常被視為次要。如飢如渴般追求信心增長及渴求親近神的心並不多見。因著有豐盛的渠道去領受神更多的恩典而歡欣,或因對主有新的經歷而喜樂都是罕見的情況。是否我們的信仰己腐化成為一個重擔,一堆暫推卸不了的責任,或一列例行的宗教活動呢?

在短宣期間,我在一群受我們培訓的農村弟兄姊妹身上目睹一個強烈的對比。他們充滿單純信心的喜樂與活力。在知識上, 他們所有無幾。他們大多數是家庭式的農民,只有小學或最高亦只是初中教育程度。我們需要教授他們基本教義及教會組織。他們都委身了一年,捨下幹活以便接受培訓,他們的目標是日後以平信徒義工身份在所屬教會作更大事奉。在這一年間,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早上五時起床, 五時半參加早禱會,跟著是分擔日常家務, 然後從八時上課至下午五時(午飯後有午睡時間) ,跟著是晚飯及更多家務,然後準備第二天課程。每逢讀經他們都帶著敬虔的態度,每唱詩都流露喜樂, 深入地投入他們的感情。當中有不少雖然教育情度不高,但對經文熟識不比我們差。他們湧流著一份熱衷去渴慕神的真理並神自已。他們珍惜神施恩的渠道因他們明白這些確實是祝福。在當地,威脅宗教信仰自由的因素己開始澄現, 因此他們更有一股迫切感,去裝備自己,準備面對試練來臨。

藉神的助祐,我們或許在這次短宣中傳授了一些頭腦知識給他們。其實我從他們身上學習了更多,即如在窮乏及困難的情況下仍能渴慕主, 在主裏喜樂。

反觀 CPC,甚麼才能喚醒我們對神所賜豐盛的施恩渠道不視為等閒?反之,盡力利用,因而讓這些施恩的渠道在我們的生命中發揮功能,好使我們承受神更大的恩福?

牧聲 – 王多馬牧師 – 2018-11-18

  • Posted On November 16,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我腳踝受傷時,我不知道需要這麼長時間才能痊癒,受傷兩個多月了,我仍然無法正常跑步。我們都知道,我們為什麼會忍受疼痛,隨著年齡增長,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會痠痛,但我們卻很難接受。我的腳也做了X光檢查以確保沒有骨折。我知道是癒合過程正在發生 – 只是沒有我所希望的那麼快。我呼應大衛在詩篇13篇中的吶喊,當他說’耶和華啊’……這痛苦會持續多久呢?但大衛在這裡說的並不是腳痛,他所說的是一個對抗魔鬼的屬靈爭戰。 同樣地,今天我們佷多人都掙扎於一種混亂和陌生的狀態中,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更是屬靈上的痛苦。無論我們年紀有多大,或者我們做基督徒有多長,承認、接受或戰勝罪的苦痛都令我們感到不自在。腳踝扭傷帶來的身體疼痛是值得感恩的,因為這是我身體有些不對勁的一個警告,我不能做那些我認為正常的事情,比如在交通燈變紅前跑過馬路。在神面前,祂在我們被定罪時所賜下的恩典,就像劇痛般是為了喚醒我們。它的目的是提醒我們一個事實,我們的屬靈內心有問題。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頑固的本能,能夠在屬靈健康的時候對自己的生活感到舒適。但通常我們需要一種屬靈X光來審視我們的生活,告訴我們一些內心不太對的事情。而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從某些傷口中治愈,或者逃離某些誘惑。神賜給我們的恩典,並不總是讓我們在信仰上得到舒適。上帝的旨意並不是為了我們的方便和舒適,而是為了堅固我們的品格和信仰。耶利米哀歌第3章提醒我,生活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但神總是好的。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耶穌基督的福音更具針對性、穿透力,能診斷我們的狀況。就像希伯來書4:12告訴我們那樣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 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18-11-11

  • Posted On November 9,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無論是肉體或心靈上的病痛,也不是好受的經驗。就算是最小的如頭痛或牙痛,也會佔據著我們的心神,它比其他東西更重要,在面對時,我們也覺得孤單,當別人經歷病痛時,作為一個關愛的群體,可以怎樣作?

在出埃及記中提到,神在曠野中與以色列人同在。神的臨在籍著雲、火、及其後的會幕顯為真實。耶穌與病人或絕望的人一起, 並且醫治他們。今天,神是籍著聖靈與信徒同在。神看重祂與我們的同在。

而當我們探訪、及與病者同行時,其實籍著我們將神的同在帶給他們。探望病人、有需要的人是建基於聖父、聖子、聖靈的工作上。

如何適切地與病者同行?很多時候,我們的提議,如:「不要難過」,「信靠主」,「多做點運動」,「試一下這個療法」…都不一定有效。雖然滿懷好意,但不知如何安慰軟弱的。

為我們自己、病者禱告是非常關鍵。神會在我們及他們的心裏動工;神也使用我們的話語、不同的情況。神知道人心和最好的時間。

學習一些基本聆聽、關懷技巧也十分有用。倘若你聽得懂廣東話, 歡迎你在18/11日下午參加一個的工作坊。我們一起學習如何關懷病人。

牧聲 – 蘇仁循牧師 – 2018-11-04

  • Posted On November 2, 2018
  • Categorized In 牧聲

面對聖經裡的一些神蹟奇事,你是否有過陷入尷尬並艱難地為之辯護的經歷?比如說,關於出埃及記裡的十災;比如穿越紅海,或者耶穌所行的一些神蹟?有人試圖抹殺這些奇事的神性色彩,說聖經寫於前科學時代,那時連很多諸如打雷、閃電、地震等等的自然現像都被視為神靈的作為。

儘管某些事件可能會得到自然現象的解釋,但聖經中的很多神蹟卻無法從自然科學的角度進行詮釋。即便通過科學的觀測可以記錄事件通常運作的方式,理論和規則由此而生,然而這些理論往往在後續的觀察中需要進一步改進。很多超自然的神奇事件從本質上來說極為罕見,但我們不應因此而懷疑它們存在的可能性。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多數時間都在接受別人所說的一些我們無法親身檢驗的見證,當然,如果某種說法聽起來不可思議,我們應謹慎思考是否接受。但是我們絕不能僅僅因為自己感覺不可能而立刻抗拒。況且若有充分的證據支持,我們理當認真對待。

將聖經視為關於古代歷史的高度可靠的來源是無可非議的。從歷史或者科學的角度質疑聖經將意味著我們實際上拒絕所有古代歷史文獻,因為相比其他同類的文獻,聖經的證據充分有力得多。一旦聖經被接受為可靠的歷史文獻,其中的證據便應被公正看待。雖然上帝最終站在這一切神蹟奇事的背後,但除上帝以外的一些超自然的行為主體也可施行異能。神蹟甚至可能出自撒旦,目的是為了使人偏離真道(馬太福音24:24)。如果某件神蹟鼓動我們離棄純正的聖經真理和福音,我們務必要棄絕。

在聖經中,神蹟奇事似乎在上帝的啟示降臨的新時代有所增加,例如摩西和出埃及記的時代,以利沙和眾先知出現的時代。他們恰巧確認了神所派遣來見證啟示真實性的那些使者的權威性。然而神蹟在聖經中其他的階段也從未停止,只是沒有那麼頻繁而已。即便如此,缺少可見的神蹟並非意味著神蹟不再可能發生。如果我們宣稱自己是基督徒,那麼我們就不應逃避和否認神蹟的可能和存在。最偉大的神蹟就是耶穌的複活,這也是我們信心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