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June 2019

Home»2019»June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19-06-30

  • Posted On June 28,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如果你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呂高懷樂姊妹, 這是因為她很久未能來教會。她在執理會、膳食委員會和婦女弟兄團契中服事,也是呂岳鴻長老的太太。自去年十月,她就開始與第四期癌病作戰。以下是她的分享:

…………

“感謝神,最初針對骨裡癌細胞的放射電療非常成功。而針對肺癌的標靶治療也有效,腫瘤也縮小了。

但是,標靶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卻非常可怕,包括由頭至腳有超過千粒痕癢疼痛的紅疹膿皰。我入了醫院兩次、超過三星期來治療皮膚的問題。現在,專科醫生正為我皮膚問題尋找有效的治療。

面對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是艱難的。除了我的病和治療,我的女兒也因病而住院兩個月;而且去年聖誕之後,與我很親近的哥哥突然意外地離世。在情感上,我真的行過死蔭的幽谷。

藉家人、朋友和教會肢體很多的支持,專業醫護人員的關懷,並以往經歷神的信實之經驗,我比較能面對這些逆境。神沒有答應天色常藍,但我可信靠衪。雖然我在痛苦中,但我也希望能為主作好見證。

請為我和呂岳鴻長老祈禱,求神每一步賜平安給我們。我相信像我們這些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耶穌那裡來得安息。”

……………

作為長老會的大家庭,讓我們為懷樂姊妹及其他病者能找到有效、並副作用少的抗癌藥物祈禱,也與他們一起走這不容易的旅程。

牧聲 – 王多馬牧師 – 2019-06-23

  • Posted On June 21,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當我們說我們想要擁有仰望神的眼睛時,就意味著我們要將目光從世界上的創造物提升到我們的創造者身上。記得當我的兒子傑里米大約4歲時,我們還住在福斯特,我正望著窗外的海灘,看到一條巨大的鯨魚突然從水中跳出,這讓我著迷。我立即叫傑里米來看看這個美麗而精彩的畫面,他卻對我說,“爸爸,我現正在看電視。”他就這樣錯過了那大自然的美麗,這是因為他定睛在人造的和暫時的事上。他被世界的美麗所吸引,而忽略了我們所敬畏的神的美麗。我們中有一部分人只專注於世界的事物上而不仰望耶穌。我們倦戀世界上的榮耀,或是過份看重自己的事而往往忽略了神。又或是我們把安全穩妥或富有榮華作為我們的偶像時,我們往往就會忘記了神。感恩的是,主賜的福音使我們在垂頭的時候,提醒我們再次仰望祂,知道神的恩典固定在我們身上,“因祂的耳朵聆聽我們的禱告。”聆聽和閱讀福音可澄清我們的罪所導至目光的迷蒙,使我們的心再次歸回神的榮耀上。把目光轉回基督,使我們看得清楚神是我們的神而我們是祂的子民。 “因為耶和華的眼目在義人身上。” 如果神不睜開我們的眼睛,我們就無法看到祂的神蹟奇事。我們自然不能看到神所造的一切,因為我們的視覺往往會被我們所關注的事遮蓋。在以弗所書1:18-19中,我們被告知,“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另外,在馬太福音6:22-23中耶穌說:”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所以當我們看不到主的時後,這不等於祂不是和我們同行,而是我們更要仰望祂。

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19-06-16

  • Posted On June 14,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當禱告不蒙應允

對很多人而言,祈禱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而使用的絕招 ,如:「神呀,求你幫助我處理這事、那事。」「求主讓我的孩子聽話、生性。」「求耶穌改變我還未信主的配偶。」當然,向神有這樣的禱告都是自然的事,也不一定是錯的。不過,從主耶穌的身上,我們學習到禱告不是搖動神的手,不是照我們的意思去行,乃是去順服神的旨意。

耶穌在上十架前有這樣的禱告:「父阿,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路22:42上)有否想過,就連耶穌在那時候也感到遵行神的旨意,其實並不是容易的事。他在禱告向天父傾訴,讓自己的意思(不想喝那苦杯)得到成就。耶穌雖百份之百是神,但他也百份之百是人,他會擔憂自己的性命。接著,他說:「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下)耶穌這樣降服於天父的旨意來得不易,聖經隨後說:「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

希伯來書 5:7 描述耶穌在橄欖山上禱告時的掙扎及結果:「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虔誠」指他一心只求照父神的意思而行,而不要照他自己在肉身裏的意思;「蒙了應允」不是說耶穌可以免死,乃是指天父讓耶穌清楚知道十字架的死(這杯)便是父神惟一的旨意,並且會給他加添心力來完成使命。禱告,對耶穌來說是順服父神的旨意。

有些人會因為禱告了十年、廿年,神仍未應允其禱告而失望埋怨;亦有些人會越禱告變得越主觀和自我,處處從自身的好處作出發點。禱告,其實會否是學習放下自己的想望,順服神在我們生命裡面作工的途徑呢?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9-06-09

  • Posted On June 10,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攀登中死亡

據報導, 今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死亡人數特別高。上周11人因前往峰頂路途擁堵,處低溫及氧氣不足的情況過久而死亡。其中有一些人試圖省錢而使用經驗不足的嚮導, 以致計劃不完善和設備次等, 使他們付上了生命。另外有包括一名澳大利亞人的5人小組嘗試採用一條新的路線, 但陷入雪崩而 喪命。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願意花巨額, 冒著生命危險攀珠穆朗瑪峰?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攀過多次了, 每次都選擇走更困難路線或故意不使用氧氣等來增加挑戰性。從我這門外漢的觀點,顯然這不僅僅是為了峰頂所能看到的壯觀, 好像全世界都處於他們的腳下, 而是為了在克服困難中獲得某種滿足感。也許這就是他們的成功理念, 也是他們建立自我價值的途徑。冒險精神、恆切的忍耐力和迎接挑戰的膽識,若應用於尋求他人的福祉是令人欽佩的品質。然而, 如果它們只是為了提升一個人的自尊和自我價值的話, 那真的值得冒生命危險嗎? 也許耶穌所問的問題在這裡是適用的: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太 16:26) 對於那些已經遇難的人來說, 第二個問題是為時已晚了。如果有可能讓時間倒流, 也許他們的答案是, 他們會把這種沒有持久價值的追求換成具有永恆意義的努力。

我不知道在我們的教會有誰計劃攀登珠穆朗瑪峰, 但在較小的程度上, 我們可能都有自己的 “珠穆朗瑪峰”使我們著迷。 我們可能會被引誘爬上企業的階梯, 獲得某階層的社會地位, 達到一定的學術目標, 或者獲得一定的權力或影響力。在一些情況下, 父母用孩子作為替身來實現這些夢想。在這種追求中的委身精神、全神灌注和毅力也是令人欽佩的, 但要達到的目標值得我們的投資嗎?若否, 它們會誤導我們的生命, 把我們與神的關係貶謫到生活的邊緣, 變成只有外在的形式, 沒有真正的實質。神聖和妒邪的神是不容忍這樣的關係的。若我們自欺而認為不然, 我們就要準備自食其果。我們應讓主在太16:26 的問題不斷地喚醒我們。願我們藉著目前士師記的講道系列清楚地看到主如何在祂的憐憫中, 一次再次通過懲罰, 寬恕, 復興的循環過程呼籲祂的子民從叛逆與罪惡回轉。願我們在個人及群體的層面上都回應這愛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