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October 2019

Home»2019»October

牧聲 – 許用香 – 2019-10-27

  • Posted On October 27,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誰是你的同行者?
聖經中實在是記載了數之不盡的人物。尤其是舊約,當你閱讀冗長的家譜的時候,不知道你是否會因為過多的人名而覺得枯燥無味?
從文字的角度來說,希伯來名字乍看之下確實稍顯枯燥,因為這些人物的名字不僅遙遠陌生,並且有時還相當拗口難唸。然而,作為一個看重血統、出身的民族,猶太人通常很重視自己在家譜中的位份。因此,他們視這些家譜為家傳寶貝。
即便如此,這仍是從人的角度來看待他們自己。或許我們需要回到“原初”的視角,即以神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人的名字。有趣的是,神有時候會刻意用一個名字取代另一個名字,比如“亞伯拉罕”代替了“亞伯蘭”,“以色列”取代了“雅各”。我們知道,這不只是一個口頭稱呼的更改,而是一個內在生命改變的開始。因為神看重的不單是名字,而是他們的生命。上帝不單稱呼他們的名字,更是願意成為與他們親密聯結的神,就如我們熟知的,祂樂意被稱為“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也是應許與他們一路同行的神。
若說人生是一次旅程,那麼除了神之外,我們在生命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這些人可能從起初的陌生人到彼此相交的朋友,甚至成為神家裡的弟兄姐妹。在生命之間相遇、相識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經歷著記住名字、辨識面孔,乃至進入彼此的生命深處。環視你的周圍,你是否意識到許多人是你的同行者呢?
既然作主門徒是跟從耶穌,走十字架的歷程,那麼這路程不僅有基督的同行,也必有同行此路的人。就如有句話說,分擔便是關懷(sharing is caring/or carrying)。我相信,這也是我們同行此路的路徑之一。當我們認識彼此之後,盼望我們願意更深地敞開自己的生命,分享從前乃至現今的生命景況,藉此更緊密地與神同行前路。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19-10-20

  • Posted On October 20,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對門徒訓練(門訓)的一些誤解
我非常感謝主,通過最近的教會聯合退修會,許多兄弟姐妹已把握到切底作主門徒的異象,正是我們目前的教會主題所描繪的。然而,對於一些兄弟姐妹來說,仍有一些誤解需要澄清:
1. 門訓是”精英”基督徒的進深,與我無關。
最近,我有機會在証道中講述路加福音 9:23-24(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或作我的門徒)、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得救的意義與目的包括使我們的生命轉化,從舊人成為新人。那些不願放棄舊生命的人不能得着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反之亦然(第24節)。這種生命的轉化發生在作基督的門徒並跟隨祂的過程中,(第23a節),而這個過程涉及我們捨己,每天背起我們的十字架,並跟隨祂-我們生命的主(第23b節)。 因此, 主把「使人作門徒」,即使人得救恩放在大使命的核心。只有當我們自己已真正得救,並作主的門徒時,我們才能使別人作門徒。由此可见, 作主門徒是所有真正的基督徒的召命。其實我們也可以稱門訓為”作真基督徒”; 這就更清楚地表逹它是我們所有信徒必須参與的。
2. 門訓是一門理論化的書本課程,只適合受亞洲教育,高等教育及年青者。
門訓不是課堂課程,而是一個通過基督徒間的督導和關係上的互動,實際地一同履行基督的命令之過程 – 即通過彼此鼓勵、代禱、同行和問責,我們下意式地將主的教導落實到生活的各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生命被不断地轉化。門訓可以採用不同的型式,最常見的是在小組架構中進行,但也可能採用 一對一的督導。它可以是一種自發的關係安排,或由教會组織。門訓是為所有信徒的,不論教育背竟或年齡。
3. 許多弟兄姐妹已經參與不同形式的”門訓”了, 例如查經和團契。為什麼要增加他們的負擔?
所有教會活動都應以使人作門徒或加強他們作門徒的心志為目標。然而,並非所有這些活動都有實際的果效。例如只傳授頭腦知識而未能導至屬靈成長的查經,及流於表面化的而未能彼此建立的團契聚會都是普遍可見的例子,更莫說常成耳邊風的講道。現有的活動不但可以,更必須被使用來達到門訓的目標。但這些活動須採用一些門訓必備的原素以使它們更有門訓之效。
4. 做基督徒就是要能在主裡安息。人的努力,甚至是為敬虔或變得更像基督而作的努力都是自我倚靠和自義。
得救的信必須拋開自力和自義,而把我們的倚靠完全放在主的身上。然而,這與我們持勤懇,認真和信實的態度順服基督所命令去生活並沒有矛盾。使徒保羅經常形容他對神恩典的回應是”努力”,”竭力”, “相爭” , “勞苦”等,例如”我也為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西 1:29),這句話把保羅自己艱苦努力的態度和他對基督力量的依靠雙題並論。我們的努力不是試圖改造自己,而是堅持恆切地在生命每方面順服主。
我祈求主,我們作為主的教會,將全心全意承接這個門訓的願景,回復聖經中使人作真門徒的根基

牧聲 – 王春毅長老 – 2019-10-13

  • Posted On October 11,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順服是意味著什麼?

我們以什麼方式順服天父?我們是因為祂對我們的愛而順服嗎?

我們是在生活的各個領域方面上都順服還是有選擇性地順服?

那麼,順服對基督徒意味著什麼?

順服始於順服我們的上帝。首先要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祂從死裡復活,賜予我們永生。

保羅在羅馬書 10:9寫道:「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

順服是關乎降服遵從。順服我們主耶穌的教導。就像一個孩子為愛及尊重父母而追求服從他們,我們也是受呼召, 藉愛慕來遵從衪的旨意。

順服是關乎認識我們的上帝。詩篇1:1-2描述了一個屬神的人, 怎樣順服上帝。那些愛上帝的人在生活上降服於祂, 並會通過每天尋求更深更多認識祂。

順服是關乎我們如何與人相處。保羅在以弗所書 5:21 寫道:「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正反映了我們對基督愛的表達。在馬太福音 25:40,耶穌教導我們,我們如何看待最小的就是等同如何看待祂:『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我們如何看待弟兄中最小的一個?

順服也是關乎我們如何與他人分享主的福音。基督在大使命中命令我們分享這個好消息。我們有順服遵從這吩咐嗎?

順服是關乎跟隨基督並以祂的方式心意行事。有時,這可能意味著與我們個人想要的或我們個人認為是最好的不同。

我們生活各方面都要順服我們的主,,並降服於祂的主權下。當我們來到耶穌面前並稱祂為主、救贖者時,這意味我們選擇去順服祂,聽從祂,認識祂,用愛來對待別人,並與他人分享基督。

這是關乎捨己,背起十字架並跟隨祂。我們透過活出對主順服的生命, 就能榮耀祂。

讓我們彼此祈禱, 好使我們能全然順服於主、我們的救贖主。

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19-10-06

  • Posted On October 5, 2019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心裡的大力

曾經認識一位主內姊妹,她趕著要開車到一個地方,誰知那時候車子卻壞了。她自己對汽車一竅不通,但她記起為人按手禱告的奇妙經驗,於是,她按手在汽車上,為它禱告。可是,神沒有應允這姊妹所想所求的。

弗3:14-21是一段保羅為信徒的祝禱文。在禱文的末段,他以一個讚頌來結束:「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20節)這節經文成為鼓勵弟兄姊妹積極祈禱的基礎。

到底這經文與禱告有何關係?讓我們從神的能力看起。神是一位「運行…大力」的神,可以成就一切超過人所求所想的。「大力」原文這字成為現今英文的炸藥(dynamite)一詞,是指能力或力量。有聖經學者認為這能力是指復活的大能,有的說是創造的能力。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神的能力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神說「要有光就有光」(創1:3),祂的說話使死人復生(約11:38-44)。

保羅說這股力量「在我們心裡」,要注意原文並沒有「心」這個字;不過,最主要所指的是這能力是在我們裡面的意思。在我們「裡面」和「外面」是不同的。有時有些教導特別以這經文為基礎,強調大能的神可以改變人所遭遇的各樣處境,例如:改變天氣、交通,或改變上司、配偶、子女的態度;又或者是使手術成功、無病無痛等等。然而,保羅很清楚在這裡說,神的大力是在我們「裡面」,而不是在「外面」運行。明顯,他所指的是神在我們生命裡面的工作,要把我們的心志改換一新。

你盼望神如何運用這「裡面」的大力,來更新你的性情,突破你的習慣,擴闊你的視野,滿足你的想望,達成你的使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