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20-09-27
教會的目的為何?
上週, 政府宣佈了為澳大利亞提供環保能源持續供應的”路線圖”。該計劃列出了政府將為此進行投資或探索的各種技術支持。反對黨抨擊該計劃沒有目標, 因此是”沒有目的地的路線圖”, 即是一個“漫無目的之旅程”。 我覺得這批評可應用於今日的教會上, 包括CPC 在內。 教會中有很多活動, 原意是為造就信徒。然而,信徒和教會都常常忽視這些活動背後的目的和願景。我們 “參加教會”, 並參與各種活動, 已經成為了例行公事, 習慣, 或只是”應做的事”。我們也可能已經讓個人的動機取代了主建立教會的目的。”參加教會”成為了我們的沒有目的地的路線圖,一個漫無目的之旅程。
許多人將教會視為一個服務他們的組織, 認為教會應該衷心感謝他們的光顧。他們認為教會的目的是為了給他們提供娛樂性和感人的崇拜, 有責任激勵他們產生長進的意念, 為他們提供愉快的團契生活,並教他們的子女成為好孩子。一個敬虔的教會確實應該嘗試用這些方式為其成員服務, 但這些都不是教會的主要目的。教會主要不是一個為她的成員服務的組織, 而是由其成員組成的一支軍隊。這軍隊是擔付著重大任務的。”不要問教會能為你做什麼, 而是要問你要如何貢獻教會使她能成就她的使命”。這聽起來好像是陳詞濫調, 但所有教會成員都應該如此自問。這是一個士兵應該問關乎他/她的軍隊和國家的問題。
那麼教會的目的是什麼?主禱文給我們一個簡潔的答案, 固然應該應用在個人方面,更應該應用在教會層面: 使祂的名被稱為聖(榮耀祂), 並藉信徒使祂的旨意成就在地如同成就在天。這兩句小短語包含著聖經中對我們和教會的許多教導和命令,包括
• 「大使命」
• 教會成為一個合一和彼此相愛,屬基督的群體
• 作基督的真門徒
• 作世上的鹽和光
• 見証主等等
教會,既作為基督的身體, 其目的就是要像道成肉身的基督一樣與世界互動。這是要使祂的國降臨。這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概念, 所以讓我把它翻譯為具體的目標:
1. 維持群體崇拜, 使信徒在其中與主相遇, 因而被祂更新, 更重申他們對祂的委身。
2. 教導和裝備信徒並廣傳福音, 在教會內外培養能夠倍增的真正基督門徒(包括兒童)。
3. 作為世上之鹽和光影響社會, 維護公義。
4. 藉著我們被轉化了的群體生活向世界見證主救贖的大能。
CPC 在這四個目標上的表現如何?你能做什麼來幫助 CPC成為主所喜悅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