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October 2020

Home»2020»October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20-11-01

  • Posted On October 30, 2020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實用主義與真心委身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下週舉行。選舉結果對於該國家將是至關重要的,也將有普世的重大影響。特朗普的統治還會再持續四年,導致國家進一步兩極化,並繼續以他變幻無常的作風使世情混亂嗎?

我深感美國的基督徒兄弟姐妹選擇的困難。他們應該投票支持特朗普嗎?這個人的人格及道德都有極大疑問,雖自稱基督徒卻没有任何悔改及敬畏主的表現。但他出於政治原因採取了似乎基於聖經的立場,如反對墮胎,支持宗教自由和親以色列(許多美國基督教徒認為這是聖經的教導)等。信徒們應著重重選特朗普的實際利益還是著重一個基督徒領袖的見證?

使美國信徒難上加難的是,不投票給特朗普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支持拜登的選舉。拜登雖然好像是一個堂正的人,又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其政黨却支持墮胎和限制宗教自由。這選舉中沒有中立地位可持。如果我是美國的兄弟姐妹, 我會覺得這個兩難情况非常困惑。我們如何在務求實際利益與持榮耀主的見證之間取得平衡?

彼得否認主的記載一直使我有點疑問。彼得的舉動經常被視為嚴重的失敗,因此,人對他靈程的評價大跌。這對彼得是公平的判斷嗎?所有其他使徒都恐懼到落荒而逃,消聲匿跡,只有彼得對耶穌有足夠的委身,跟隨着祂(儘管遠遠地),並且冒著生命危險在耶穌受審的時候在外面逗留。他為什麼那樣做?他很可能以為他可以某種方法幫助耶穌。他受到了三次的查問他是否耶穌的“同黨”,而三次他都否認認識耶穌。在實用方面来說,這是明智且必要之舉。如果他要實現幫助耶穌的目標,則需要保存自由並隱秘身分。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必被捉拿,那會有什麼實用價值?耶穌難道不應該欣賞他上好的動機並稱讚他,而不是斥責他不認祂(由太26:34&約翰福音21:15-17推論)嗎?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主的觀點,即主重視門徒的見證遠超於實際果效。如果彼得不否認耶穌,他就會被捉拿,甚至可能被處死,但耶穌可以使用這犧牲去成就祂的旨意並榮耀天父,卻用不着彼得以極有限的策略所能達到的結果。

這小小的討論並沒有解決美國基督徒投票的困難,但可能會在我們的事奉中有其重要性。我們剛剛選出新的長老。不久,我們將迎來新的一年。年初,許多部門,包括值理會,將重選其職員及领䄂。我們需要謹慎,不要過分重視候選人的技能,經驗和提供務實利益的能力。聖經由始至终都把敬虔的品格和對基督的委身看為服侍的首要條件。主的僕人必須首先有見證主的生命,彰顯祂轉化他們的生命之大能,並他們的生命是為主而活的。沒有錯,屬靈的恩賜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但屬靈的恩賜是主賦予謙卑和順服主之人的事奉能力。對主的委身仍然是使用恩賜的基要條件。

讓我們首先切實地委身於主,並活出生命見証,好使主能有效的使用我們。讓我們也為我們的美國兄弟姐妹得着智慧祈禱,以便在這次選舉中辨別祂的旨意。

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20-10-25

  • Posted On October 23, 2020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尋求神的旨意(上)

今天是教會的特別會友大會,按照議程的内容,這個會議顯然是要選舉新的長老;但其深層意義是讓教會一起尋求,並印證神在華人長老會及這些長老候選人的旨意。

尋求神的旨意是歷世歷代的信徒都在學習的功課。在聖經裡,有人(如基甸)透過求神給予一些印證來確認神的呼召(士6:33-40),有人(如但以理)透過禁食禱告來明白神的計劃(但10:2-14),亦有其他(如耶穌)藉整夜禱告來決定誰成為跟隨自己的使徒(路6:12-13)。

在教會歷史裡,不同屬靈傳統及教會宗派,都有其獨特尋求及明白神旨意的方法。活在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裡,我們或許都想有一些如:「明白神旨意的三個步驟」、「尋找伴侶的七部曲」、「培育敬虔兒女的十個招數」等可依循的方法,既方便又直接,更可無誤地掌握所當做的,以免自己犯錯而承受惡果。

然而,尋求神的旨意不只是一堆理性的習作,更講求我們的內在生命,和與神、與人的關係等。若果你正在尋求神的旨意,鼓勵你從以下幾方面思想。

假如你真的作了這個決定:

你的信心、愛心和盼望有否增加?(林前13:1-13)
你能否感到神的同在與同行?(書1:8-9; 賽43:1-2)
你內心有否平安 — 不是完全沒有懷疑,但心底裡有否出人意外的平安?(約14:27; 腓4:7)
你是否充滿良善及純全的渴望?(羅12:1-2)
你行事能否光明磊落 — 沒有不可告人的動機?(約壹1:5)

我期望以上的思想問題,可以幫助你好好地尋求神的旨意。但不可少的 — 或許是更重要的,是通過與一些屬靈前輩或守望者,與你共同尋求神的旨意(提後2:22),這點容我們下一次再談吧!

牧聲 – 許用香 – 2020-10-18

  • Posted On October 16, 2020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再讀約伯記

從這周開始我們會進入約伯記這本書。約伯記可能並非我們平常會翻閱的一卷書,但她絕對是聖經中非常寶貴的一本書卷。這本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書卷,曾經給無數人帶來極大的安慰。盼望我們這次讀的時候,也能經歷其中的豐富。

在約伯記裏,一個最抓住我們,讓我們有所共鳴的,就是苦難的議題。在人世之間,疾病、苦痛、傷害都是這麼真實地存在。尤其在世界性災難的面前,如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的爆發和蔓延,會讓許多人不由得發出一個疑問:上帝在哪里?為什麼祂容許這些苦難存在?是因人的罪,是惡者的攻擊,是出於神的旨意嗎?這些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

在約伯的身上,我們看到神子民的受苦未必是因為自身犯罪的緣故。可是當苦難臨到時,這些問題會越發地真實衝擊我們的內心。我們總想挖掘探明苦難的原因,以為那是一條可以讓我們勝過苦難的出路。然而現實世界有太多的未知,遠超過我們所能知曉與承受的。因為苦難本身實在是一個奧秘,其中有許多的隱秘遠非我們渺小有限的人可以透徹明瞭的。「天上一幕」似乎可以讓我們比約伯及其他目擊者更瞭解災難背後更多的細節。然而,這一幕並未叫我們比約伯更加清楚地知道這些苦難臨到的真正原因。事實上,這一幕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讓我們陷入更深的疑惑:神的作為和旨意究竟是什麼?

就如我們所見所經歷的,苦難確實常常會讓我們在遠離和貼近上帝之間掙扎、徘徊。它不但叫我們看見真實的自己,也挑戰著我們對神的認知和信靠。經上說,隱秘的事是在於神。那麼,作為受造物,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苦難呢?

與其說,我們要怎樣看待苦難,不如說我們要如何回應苦難背後的神。實際上,我們所信的神並非將人放置在苦難裏,自己卻置身事外的神。相反,祂是那位親身進到苦難當中,與我們同行的主。當進到世界裏,祂確切地告訴我們說,祂已經勝過了世上一切的苦難,叫我們對永恆可以有真實的盼望(約16:33)。而苦難是一塊試金石,試驗我們對神的信心。就如約伯所說: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23:10)。

牧聲 – 溫慶仁長老 – 2020-10-11

  • Posted On October 9, 2020
  • Categorized In 牧聲

若在去年這個時候你為2020年作了多方面的計劃,恐怕那些計劃現在都需要大幅度地改變了。無論你是在學的,計劃了今年的讀書進程、或是有家室的,為家庭計劃了今年的旅遊行程,或是就職的為工作、事業計劃了發展,這些計劃大多數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被擱置或需重定實踐的方法與時間。新名詞如疫情、第二波、追查接觸者及保持社交距離,都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了。

雖然目前我們面對著這個全球性疫情的挑戰,我們不要忘記在這動盪的情況中我們的神是永遠存在的,祂是掌主權的,無所不知的,及祂是永不改變的。現時我們的行動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有些因此而與人隔離了,但我們有永在的神的同在。我們可能不知道「新常態」會是怎樣的,但全知的神知道。我們不知道這疫情如何能解決,但全能的神能成就。許多人說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已經永遠改變了,然而我們有一位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不改變的神。

我們藉什麼知道神的應許可信靠呢? 是藉著祂向我們彰顯那份無盡的慈愛及憐憫,就是祂(彼前1:3-4)這個活潑盼望的應許,使徒彼得形容為。

這喜樂是可以及應該充滿著我們的。我們的生命中應該沒有任何部分不受這救恩的喜樂所感染。因此,我們可以,也應該全然地充滿喜樂。我們有神不變的大愛。我們有那位能使人復活的神之應許。我們有一位復活的救主見証著神這份大能的大力。怪不得使徒彼得形容這是不可言喻的喜樂了!

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挑戰無可置疑地烙印在我們的生命中。很可能我們所認識的世界真的在不久的將來會大大的改變,但我們仍將會擁有一份喜樂的盼望為印記,因我們信靠這位信實、慈愛,眷祐我們及大有能力的神。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20-10-04

  • Posted On October 3, 2020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最近我和陳靈光牧師參加了一個培訓課程,我被福音的其中一個基本要素而嚇到了。我忽略了它的重要性。這是個關於復和與解決衝突的課程。
與我們的認知相反,“衝突是一個榮耀神、服侍他人、成長像基督樣式的機會” 。這是多麼一個顛覆的想法阿!

想想我們與同事、朋友、親屬和家人,甚至教會成員之間眾多的不同。我們都是獨特的,也基於我們性格、成長、培訓和文化的不同,我們的觀點多有分歧。當我們意見不合而情緒激動時,衝突就會更難去處理。

我們有時會通過否認或逃跑來假裝,而不是處理衝突。而另一個極端是通過口頭攻擊、襲擊或採取法律行動去攻擊另一個人。如果我們要像基督一樣去處理與別人的衝突,那麽一定有另一種的辦法。

想想你現在面對的一個衝突:第一步是將衝突看成是一種“榮耀神、服侍他人、成長為像基督樣式”的方式。正面地看待衝突是一個開始。

然後,我們需要邁出痛苦的一步,就是察看和承認自己在衝突中的責任。就算另一方要負95%的責任,因為我們強烈的要求、語氣、判斷性的態度而要承擔一些責任。我們需要在聖靈的幫助下將樑木從自己的眼睛裡挪開,從主的眼光去反省這個衝突。

我建議您由這兩個步驟開始,我正在努力檢討自己的問題。如果您想與我談談我剛分享的東西,請隨時找我。當我們誠實地面對衝突時,祈求聖靈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