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February 2021

Home»2021»February

牧聲 – 張展熙傳道 – 2021-02-28

  • Posted On February 28, 2021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在任何一個亞洲教會內部,都會經驗一個關鍵性的緊張關係, 是出現於牧養「下一代」這範籌中。這些問題大多源於文化的相異,因為「下一代」通常是指在教會裡的孩子們,這是相對於他們在教會的父母,阿姨和叔叔的年齡組來說的。當「下一代」之前這一代人信實地播種給「下一代」, 並在後者的生活中開始結實時,「下一代」的技能也開始在他們的大學、工作和家庭中茁壯成長。緊張情況就出現了。亞洲文化難以接受「年輕」 人想推動的轉變和挑戰。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個領域認清過渡和互動的神學原則,CPC將能跨越一個很少亞洲教會能跨越的障礙。

我們可以將「下一代」這名詞定義為教會內具有更新、挑戰和增進前一代之價值觀功能的群體,而不是特定的年齡組, 這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這討論。隨著教會的發展,價值觀和實踐途徑有可能已過時, 或被那些習以為常的人,甚至那些最初定義它們的人遺忘了。「下一代」接觸這些價值觀時會問: 為什麼我們以現存的方式做事?我們做事的方式是否真正能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我們教會的做法是在現代世界表達神的國度最有效的方法嗎?如果我可以使用下午崇拜的例子作進一步解釋:下午崇拜是一個機會以更現代化的方式, 有超於我們慣常崇拜的方式, 動力和歷史傳統表達我們對作門徒、福音和長老宗信仰的價值觀。如果這樣的改變能發展起來,它不僅會為CPC增加一個達成使命的途徑,而且我們也可能從中獲得學習的要點,以幫助我們找到接觸及服侍參與其他崇拜的會友。我們可以將這嘗試視為早上「正規」英語崇拜以外的研究與發展工作。

與「下一代」的携手同行並賦權於他們去發展, 對教會的復興至關重要。我們在《聖經》中也看到了這一點,約書亞承接了摩西的使命,把以色列帶到了應許之地,所羅門建造了他父親無法建造的聖殿,甚至耶穌也告訴衪的門徒,他們要做「更大的事情」。這種代代相傳的神學將是,而且一直是我們成長的關鍵部分。盼望通過上帝的恩典,當前的「下一代」將會一天成為「現任的一代」,又願意接受挑戰,雖然可能有點不適應, 但已做好了準備,去更新他們的「下一代」。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21-02-21

  • Posted On February 20, 2021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新冠病毒的比喻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斷乎不可!……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羅馬書6:1-2;12-13

保羅解釋了基督怎樣為人類成全救恩後, 他預料到不論是在當日或至今天的基督徒的心裡面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既然得救是本乎神的恩典, 並憑着信心而得著,那我們為何要太憂慮為着滿足私慾而犯罪呢?我們的罪豈不是到頭來都會得赦免,而也可能因此讓神的恩典更加顯得豐盛?使徒的答案是斬釘截鐵的:「斷乎不可!」接下去解釋的原因,就引用保羅當時社會裡很普遍的主人與奴僕的關係。如果我可以大膽的把保羅所說的詮釋,他好像就是說:「你以為你是誰呀?(就是我在異象主日所問大家的),你豈不知道你若對罪屈服,它便會主宰你的一生,把你俘虜成為奴隸嗎?你已被基督救贖了,所以你要知道你是誰,也要把自己獻上,服侍主和祂的義。」

新冠肺炎是一種病毒所引至的疾病。病毒能夠把其 DNA注入宿主(人的)細胞裡,完全改變細胞的化學進程,使宿主不再製造自己身體的蛋白質,而變成製造更多的病毒。被感染的細胞,充滿著病毒,有朝一日會爆裂,排出多倍的病毒入侵宿主身體其他的細胞。宿主現受了控制不能不效勞病毒,就好像成了它的奴隸一樣,直到宿主死亡為止。這是一個解釋罪如何把持我們的生命之好例子。倘若我們不認罪悔改,罪就會一步一步掌控我們的生命,也會在我們裡面發大,好像病毒一般。這在大衛王的情況中清楚可見。他沒有對付與拔示巴行淫的罪,反而裝作沒有發生一樣。這罪導致他犯更嚴重的罪,就是背信棄義和謀殺。直至他認罪悔改,他完完全全是一個罪的奴隸。

在控制疫情方面,澳洲和新西蘭比較很多其他國家都做得出色。這個成功不少可歸功於快而果斷的管制決定,即或是很小規模的爆發 — 像過去這個星期墨爾本只有十三個染疫個案,便引至全面封城,一點也不容許病毒有機會傳播。否則,在美國發生的染疫情況,就很有機會在這裡發生,感染的情況會全面操控我們。

理所當然,我們常常都很著重因信稱義的教義 — 福音的核心教義。不過,魔鬼卻可以利用這個教義,讓我們誤以為在恩典之下,罪沒有甚麼大不了,以致我們容易不斷犯罪,又例行公事地認罪,漸漸地, 真悔改所須有那憂傷的靈和痛悔的心(詩51:17)也變得毫無感覺了。

對付罪的疫苗,並不是一劑過的。它是要我們恆常在主裡面,好像我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神的奴僕一樣,隨時都準備跟祂的旨意行事,為的是要回應基督的愛,就是祂在恩典下為我們所作的一切。

我祈禱神讓我們都有如對疫症一樣,對罪有著懼怕和警覺的態度, 並渴慕着唯主能賜的疫苗。

牧聲 – 許用香 – 2021-02-14

  • Posted On February 12, 2021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新年新意在何處?

在此先恭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

繼陽曆新年之後,不知春節的到來,是否給你帶來了更多的喜慶?無論如何,因著現今疫情的狀況,人們喜慶的程度實在是難免會被影響。雖然世界一直都在更新變化著,很多人也被驅使著去絞盡腦汁地創造新意,好讓人覺得現今的世界比過去更加具有吸引力。然而在新舊更替之間,我們還是希望持守某些過去的傳統。過去的農曆新年期間,我們會有很多豐富、充滿年味的活動:家人歡聚一堂,共用年夜飯、一起觀賞跨年節目。但是如今我們卻不得不作出適當的妥協。

但另一方面,疫情的限制也激發著我們想方設法去另闢蹊徑,以致於讓許多過去未曾想到的事情成為可能。例如,我們現在教會的事工中比以往任何一個事情都更加依賴網路科技服務,使得我們的聚會可以繼續進行著。

但我會問:你是否已經適應後疫情時期的新常態?你更享受線上聚會,還是懷念以往面對面的聚集?無論是對現今的享受,或是對過去的懷念,我們都需要思想一件事,就是我們真正所看重的究竟是什麼呢?是這些外在的形式嗎?外在的方式固然重要,但也可能最容易被替代或更改。只有抓住我們最看重的價值,我們才能越能夠避免在千變萬化中迷失了自己。

正如使徒保羅所勸勉的,我們既然已經「脫去了舊人,穿上了新人」, 就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而是心意更新而變化,時常察驗神的心意。(弗4:21-24;羅12:2)因為唯有神是使我們的生命能夠得以保持並且經歷更新的動力。盼望在新的一年,我們所追求的更新變化不只是關注外面,而是首先回到神裡面的內在更新。求神給我們這樣的看見:祂在我們裏面的更新翻轉的工作,不但曆久彌新,更是會存到永遠的寶貴產業。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21-02-07

  • Posted On February 5, 2021
  • Categorized In 牧聲

作為一個信仰羣體,我們的教會怎樣受到今次瘟疫的衝擊呢?根據培爾研究中心去年下半年的一個調查,有十分一澳洲人認為自己的信仰比之前鞏固了。

各樣限制措施為我们的信仰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節省了來回教會及有關活動的交通時間。
主要的教會事工及活動能在網上舉行。
較前多專注連繫及關顧別人。
多了網上基督教的資源和網上活動的機會,例如網上祈禱會、講道、課程。

但另一方面,亦有不少挑戰:

因保持警覺而要多花時間和精力,包括接送孩子上課及在家做飯。
網上崇拜及其他活動的參與會變成可有可無。
孤單和缺乏互相薰陶、影響。

我們或許是以上提及調查報告中,在信心上有增長的十人中之一人。但對其他長老會會眾來說,我們有責任去支持他們。

在熟悉的約翰福音15章5節中,主耶穌並没有說,”我是葡萄樹,你是枝子。”而是”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們)。” “你們”及”枝子(們)”都是衆數,意思是指跟隨耶穌的羣體。要點不在於每個人在主裏如何茁壯地成長,而是”我們”作為一信仰羣體如何在主裏蓬勃地成長。耶穌是想我們所有人都常在衪裡面。

可否做一件事去幫助長老會的另一個人常在耶穌裡面呢?(簡單的例子,如藉禱告及通電話)。如果我需要幫助,我可找長老會的那一個呢?

耶穌說”除了我(耶穌),你們(衆數)就不能做甚麼.” 所以,我們可以向耶穌求。主啊,求祢幫助長老會, 作為一個群體,常在祢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