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March 2022

Home»2022»March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22-03-27

  • Posted On March 25,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大需要和挑戰的時代。我們不需走太遠就能感受到這些需求和挑戰的衝擊,例如

• 我們信仰群體中的痛失和需要
• 受洪水影響的澳洲災民
• 不斷上漲的燃料價格和生活費用
• 烏克蘭的戰爭
• 信徒在世界中所受的壓迫
• 香港感染人數激增

根據聖經,世界是不會變得越來越好的。我們如何在那麼多的困難和變化中持續有蓬勃成長的生命?

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要以盼望得享神的榮耀誇口,不但如此,我們也要以患難誇口。這是因為患難生出忍耐,忍耐生出老練,老練生出盼望。(羅馬書5:3-4)

面對艱辛,保羅的秘訣是相信神的供應和信實。我們所受的苦難是神藉著聖靈改變我們的機會,使我們可以經歷神的恩典和能力。當我們的盼望是專注於神的時候,就會看到難處和苦難在我們生命中有更高的意義。

親愛的主,世上有許多的困難、變化和需要。我們必須常常承認,那些是我們無法明白的。請幫助我們看見及經歷你的信實、恩慈和你引領世界的手,以及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成長。

讓我們也為烏克蘭和阿富汗兩個國家和信徒們祈禱。

烏克蘭的英語資訊:

Ukraine

阿富汗的資訊:
https://www.opendoors.org.hk/TC/persecution/countries/afghanistan/

牧聲 – 王琰傳道 – 2022-03-20

  • Posted On March 18,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在這瞬息萬變,災難頻發的時代裡,鑽研基督信仰的教義可能會讓人覺得有點無聊。或者當聽到“神學”這樣的詞彙的時候,有人會覺得不以為然,“神學”與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像神學院這樣的“象牙塔”裡的人所鑽研的課題吧?難以想像的是,500 多年前,卻有許多基督徒,為了捍衛什麼是最純正的教義和神學觀,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為什麼這些教義如此重要呢?好像馬丁路德所描述的,當他在研究羅馬書的過程中真正發現和明白了因信稱義的教義後,他得到極大的喜樂和釋放,這來自真理的喜樂和滿足浸透了他的身、心、靈,也徹底改變了他以後的生活。什麼是“神學”呢?簡單來說,就是個人對於神的認識和看法。這樣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學看法,不論是通過聖經學習,還是通過自己的人生經驗,我們都在不斷的建立自己的神學觀。

神是一位怎樣的神?什麼是恩典?什麼是救恩?什麼是重生?什麼是信心?什麼是稱義?什麼是成聖?什麼是永生? 。 。 。學習並且研究這些教義,可以甦醒人心,你相信嗎?知識或許不如實際經驗叫人興奮和激動,然而,我們需要實際的經歷神,也需要在知識上明白神已經啟示給我們的真理。因為這些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這個世界,也更認識我們自己。我們從新聞,從社交媒體中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然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究其根源,我們需要知道,耶穌基督才是這個世界最根本的需要。

這幾個月來,我們教會一直在學習羅馬書的系列中。或許你也需要在繁忙瑣碎的生活中,停下來想一想,我的神學觀,就是我所理解的神,和聖經裡說的那一位,是同一個嗎?願羅馬書幫助我們,就像當年幫助馬丁路德一樣,找到真正喜樂的源泉。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22-03-13

  • Posted On March 11,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神永恆的愛顯於悲痛中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 8:38-39

有些時候,我們會經歷或觀察到極度的痛苦和悲傷—如失去最親愛的人,罕見的美殘酷地被摧毀,輝煌的純潔被扼殺……我們感到震驚和無語。我們都按捺不住想要向那位既是愛、又掌管萬有的神問「為什麼?」。對於那些處於苦難風暴中的人來說,一個不可避免的疑問是「為什麼我們要受這樣的苦」?

上周,我們受到一個悲痛的、震驚的愕號所衝擊: 我們親愛的妹妹,我們的掌上明珠,張慧霖,我們長老張新昌及妻子美嫦深愛的女兒,在一場車禍中突然地離開我們返天家了。承認有上述的疑問其實是坦誠的,我們不必因它們浮現在我們腦海中而感到羞愧。

主已經以祂溫柔和慈愛的聲音,正如祂向過去的和現在的許多聖徒所作的回答一樣回答了我們:「你不知道我已毫無保留地愛著您嗎?你忘記了保羅的提醒嗎?“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6,8)這不是已經清楚表達父神對你的愛,足以讓你相信,即使在最悲痛的情況下,也沒有什麼能使你與我在基督耶穌裡的愛隔絕嗎?」

對於「為什麼?」和「為什麼發生在我們身上?」這些問題,祂沒有給我們一個直接的答案,因為答案可能遠遠超於我們所能明白的。真正的信和倚靠並不以知道並同意「為什麼?」為條件。這也許有點像一個烏克蘭父親把他兩歲的孩子送走,以逃避迫在眉睫之戰爭的可怕暴行,而他自己必須留下來與敵人爭戰。他對這個現在感到非常不安全和被遺棄的小孩說:「你現在不明白,但你會明白的。相信你爸爸會為你作最好的安排。」

在這傷痛的時刻,讓我們堅定地持守我們的信念,特別是當很多事情都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之時,不要讓惡者挑起疑惑來動搖, 錯亂我們的信心。我們的主是信實的。

保羅説,我們既蒙救贖,就有神榮耀的盼望。就是在患難中仍有肯定的指望。「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 ,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 5:3b-5)讓我們堅定持守我們對主的信心,深信祂為我們受的苦比我們所要受的多多了。目前對信心的考驗將加強我們基督徒的品格去完全依賴祂的(「老練」),無論赴湯蹈火也必如此。祂賜給我們聖靈內住心中,幫助我們把握祂愛的實在,即使那愛是超乎我們所能完全明白的。

讓我們祈求主賜我們,特別是張長老、妻子美嫦及慧霖的妹妹慧恩,有力量和充足的恩典,在面對這悲傷哀痛的事件之中仍堅定持守著對主的信心,並大大得着主的安慰。

牧聲 – 張展熙傳道 – 2022-03-06

  • Posted On March 4,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 – 歌羅西書3:15

社會普遍認為「和平」就是要避免衝突,和避免討論爭議性的話題;通過忽略問題或在任何情況下保持中立,就可以維持彼此間的和睦。所以,無論在家庭生活裡、工作職場還是教會中,大家在談論脆弱或痛苦的事情時,都會諸多避忌。

明辨是非、不貿然介入狀況和張力中當然不是壞事,但我在觀察有問題的領導方法、失能家庭和家庭虐待情況中學習到,保持中立往往是助長衝突的催化劑,因為無論有心還是無意,保持中立都助長了其中一方的力量;在有矛盾的工作環境中,保持中立讓有權力和發言權的人繼續他們的行為;在家庭衝突中,保持中立令我們忘記聆聽那些感到受傷或被忽視的人;在教會事工中,「中立」意味著我們傾向留在舒適圈,而不是做出困難但正確的決定。

在聖經中,保羅提醒歌羅西教會,不要只祈求心中有平安,而是要讓基督的平安進入我們的內心「主宰」一切。這種強烈的措辭旨在激發教會的回響。基督的「平安」不是一種中立態度,而是針對情況和有目的的:在傷痛面前選擇同情,在脆弱時刻選擇仁慈;對弱勢社群顯出溫柔,對失能轉變表現耐心—「和平」不僅需要中立,還需要警惕和對基督的依靠,並在我們行事為人的價值觀中體現出來。

和平是有力量的,我希望在當今世代、以及地方和全球的各種衝突中,我們作為信徒不會停留在中立和沈默中,而是因著神國度中的正義和聖潔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