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61 2 9331 4459
FAX: +61 2 9360 6020

Monthly Archives : August 2022

Home»2022»August

牧聲 – 蔡小麗傳道 – 2022-08-28

  • Posted On August 26,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講道系列的使徒行傳展示早期教會的旅程。我們看到耶穌的跟隨者如何為衪作見證。上週的講道中,司提反向耶路撒冷的人作見證;今天我們將看到腓利向撒瑪利亞人作見證。那些門徒跟隨耶穌在升天之前的吩咐:「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在雪梨華人長老會當中,我們不單向一個族群為耶穌作見證。從我今年年初參加的一個安息禮拜上就可以看到。禮拜是為記念來自英語崇拜的白人Mashell。Mashell在長老會聚會超過十年。因為破碎的成長經歷,她的身心健康有問題。儘管照顧她很困難,我們的會友和教會學習與她同行並支持她。

在組織安息禮拜的時候,一位弟兄想到Mashell的兒女,他們與母親長期失去了聯繫了。這位弟兄唯一的聯繫方式是很久以前接觸過的一名社工,他決定試一試。令人驚訝的是,這名社工仍然和Mashell的兒女保持聯繫。Mashell的兒女很感恩有機會在母親的安息禮拜上與她道別。他們的家人很感謝我們,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教會,卻照顧著一位白人婦女。

就如耶穌的吩咐,我們當中有些人向其他族群作見證。其他人呢?我們留意到聖靈的提示而向誰作見證呢?

聖靈啊,請讓我們看見並賜給我們力量,這樣我們就可以向其他人為耶穌作見證。

牧聲 – 梁偉剛傳道 – 2022-08-21

  • Posted On August 19,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感恩,教會的主日信息正在傳講使徒行傳,這印證了真的是神的帶領。從年初的羅馬書,到現在的使徒行傳,我看到弟兄姊妹們對福音更加認識,大家也更有信心為神傳福音。

國語堂的弟兄姊妹們從去年開始,為傳福音訓練禱告,一直到今年的七月份,看到神在這期間預備人心。

經過幾個月的禱告並且等候神的印證,國語堂終於可以在九月份開始第一屆的三福傳福音訓練(Evangelism Explosion)。

我們也受到粵語堂弟兄姊妹的鼓勵,他們已經一直堅持辦了二十一屆。而國語堂這期間在神的帶領下,預備開辦第一屆,終於有零的突破。

我自己曾經參加過三福訓練,但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最初讀的時候,真的感覺不容易,要背福音大綱,要背金句,背福音例證等。而且要問別人兩條不容易的福音問題。最初有點抗拒,但後來完成密集的課程後,發現自己雖然在當時信主已經有八年時間,但其實對於什麼是福音,並不能清楚表達出來。也發現,其實自己說是信了耶穌一段時間,但沒有真的明白什麼是福音。

感恩當時的牧師,用堅定的態度鼓勵我們讀了三福。因為後來發現,得益之處在於,不是給別人傳福音,而是先給自己傳福音。神首先賜福給我,讓我清楚明瞭福音的寶貴。

雖然還是有很多人不太喜歡三福訓練,因為感覺是很生硬的傳福音方法。我其實也不否認這看法。但綜觀現在大部分傳福音訓練,我認為三福仍是其中一個比較完善的門徒訓練。

傳福音並沒有最好的方法,但訓練是需要的。我們唯有在不完美中,盡我們的努力,學好傳福音,更重要是繼續倚靠神,倚靠聖靈,因為只有衪是活著的神。只要我們願意信靠衪,衪一定會潔淨我們,為了衪的國度及榮耀,使用我們,讓我們得人如得魚。

服侍神,不在乎成功與否,只在於我們是否忠心信靠神。

求主幫助我們,無論是用什麼方法,讓我們更有信心,為主傳講福音,造就門徒。

牧聲 – 張展熙傳道 – 2022-08-14

  • Posted On August 12,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通往謙卑之路

謙卑是健康教會的一個主要特徵。一個培養出謙卑態度的基督門徒,不會在其敬拜生活中面對障礙,反而能放下自身利益去分辨,並欣然地接受批評和鼓勵。箴言11:2這樣說:「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因此,在我們心中培養出謙卑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人是如何培養出謙卑來?是否單純地壓抑我們的成就和天賦?或是迫使別人去贏取其影響力?通過羞辱人的做法來使人感到自卑,聽起來直截了當,但也許在聖經中有更好的方法。

我們在聖經中看到,其中一種操練的方法是慶祝上帝的事情。在聖經中,使以色列謙卑下來的關鍵教導,並不單單是他們所忍受的衝突和逼迫,而是他們忠心地舉行的慶典。縱使逼迫和困難可能帶來羞辱,但正是慶祝本身不斷地提醒他們,上帝的信實和祂所行的奇事。即使在多年的被擄中,這使他們依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神的能力。慶祝的操練讓敬拜和謙卑深深的植入以色列的文化裡。

上帝給了我們很多值得慶祝的事情,讓我們花點時間感謝祂。在雪梨華人長老會的家庭中,我們有剛出生的孩子,我們領袖的忠心,在許多試煉和人生季節中上帝給我們的恩典,這些所有都值得我們歡喜快樂。

今天你有什麼可以慶祝嗎?有哪些除了使我們滿心感恩,更值得我們在交談時分享的喜悅呢?你何不與別人分享?

謙卑不是透過羞辱來獲得的,它來自於,儘管我們有很多的軟弱,我們仍確知上帝的能力和主權,並祂對我們的信實。

讓我們學習慶祝,亦讓上帝的喜樂,藉著祂的榮美來使我們謙卑下來。通往謙卑之路

牧聲 – 蔡沛良牧師 – 2022-08-07

  • Posted On August 5,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未盡的話」

由於這是我最後一次寫「牧聲」文章了,所以我花了頗長的時間去想,到底該寫甚麼?我自己又想寫甚麼?在思想當中,不期然想起使徒保羅的話,「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4:8)

腓立比書是保羅在監獄裏寫的。那時候,保羅知道腓立比教會內的紛爭,又因教會受異端侵襲,使他深感困擾。然而,這封信依然洋溢著喜樂和確信,顯出他對主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他在腓4:8對信徒的鼓勵,我相信正是他保持喜樂的祕訣。保羅這句話對於活在幻變世代的我們尤其重要,除了是鼓勵我們要正面、積極地生活,更重要的,這是一種靈命培育的方向。

著有《上帝的美麗》及《天國好生活》的神學教授James B. Smith認爲,培育信徒的靈命最重要的是其思想上的培育,因為我們的思想主導我們所說、所行的。主耶穌說,若滿心都是污穢和邪惡的意念,這些必從我們的口中說岀來 (太15:18-19)。因此,保羅的鼓勵實質上是門徒培育的鑰匙。他囑咐跟隨耶穌的人,要好好細看、思想及默念那些正面、令人敬佩、純潔和美善等等的人和事。

我本身是一個易於挑剔、批評的人,總愛看到別人的過錯和不足,即使信主多年,仍然是那模樣。然而,過往的十年裡,神給我機會向一些主內的前輩學習。透過不同的屬靈操練,如默想神的話、靜觀祈禱、接受靈命指導,我的生命不斷地被更新,因為神慢慢醫治我的破碎,亦讓我學習接納自己的本相。弟兄姊妹,這是我切身的體會,我們的心存着怎樣的思想及信念,會極大程度地影響我們整個人 — 自我形象、婚姻/家庭關係、心理/情緒健康、工作/進修、社交/興趣、教會生活/事奉等。

你有哪些負面、消極、使你感到無望的事情或想法嗎?按着保羅的鼓勵,你會在哪方面下功夫呢?「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4:9下)

牧聲 – 陳靈光牧師 – 2022-07-31

  • Posted On August 1, 2022
  • Categorized In 牧聲

再來一個新冠病毒的比喻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羅6:12-14

在以前的牧聲中,我曾用新冠病毒(COVID)作為罪的比喻。病毒控制受害者的細胞生化過程,自我繁殖,直到有足夠的病毒時就對身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嚴重破壞,並中斷正常的身體功能,使受感染者病倒。同樣,一旦罪進入了我們的生命中,它就會削弱我們的屬靈防禦力。這將中斷我們與主的緊密同行,阻礙我們從祂那裡支取力量去維持我們的屬靈生命力。

經過大約兩年密集地提高公眾意識和疫苗接種的運動,以及為抗擊大流行而進行封鎖,政府已經改變了策略。封鎖要付出的經濟和政治代價太高了,所以被認為是不可持續的。新的方案是“與新冠病毒共存”。感染病例數字現被抽離大眾的視線,死亡和住院數字也已不再被注視。目前這些數字其實是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最高的,但卻被推銷為須接受的「新常態」。相反,中國堅持「零新冠肺炎」戰略,封鎖多個城市,使許多公民陷入困境。這樣的目標之代價高昂,且不受民眾歡迎。有人解釋說,這是由於中國人口眾多,若達到西方現時的感染率,中國的衛生系統將全面崩潰。固此,中國不得以要採取這策略。中國的官方理由是要重視其公民的生命。那一個策略是較明智並實際?這是爭議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在人對罪的態度上看到類似控制新冠病毒的情況。聖經的清楚教導是我們要不斷藉著聖靈的提醒對罪提高警覺,要逃避誘惑,並藉著主的能力不讓魔鬼留任何地步。這是一種「零罪惡」戰略。在主回來前,無罪不是任何人可以完全實現的目標,但這是主為祂所救贖的子民所設定的目標。當我們失敗時,在基督裡,如果我們認罪悔改,我們就得著完全的赦免,並再有一個新的開始。但這也是一個代價高昂的策略,因為它要求我們要捨己,不隨從個人肉體的情慾和自我中心的傾向。但另一種策略的選擇就是「容罪在身上作王」,並把我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就像容許新冠病毒主宰其受害者一樣。不幸的是,我們經常看到基督徒群體採取「與罪共存」的態度,接納這種「新常態」,把十架的道理與世界妥協,以較容易被人所接納。

雖然「與新冠病毒共存」可能是我們在當今世界無法不接受的實用解決方案,但「與罪共存」絕不是主所接受的。祂說「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為祂重視我們的生命。

讓我們忠於主:活出一個得蒙救贖的生命,在我們聖潔的新生活中蓬勃成長,並為祂得以果實纍纍。